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以身作則,少玩游戲、手機、少看電視,多帶患兒去戶外進行親子活動,可以一起跑步、看花、看草、看小動物,也可以游泳、跳繩、運動、畫畫、唱歌,拓展興趣愛好。
小孩玩手機上癮怎么教你一招解決
家長以身作則。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言談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在要求孩子放下手機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能不能放下手機呢?
孩子玩手機,很可能是沒有比手機更好玩的事情。人生到處是選擇,選擇了手機,基本是沒有其他可選擇的東西,想讓孩子放下手機,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給他們一個更好有助他們發展的選擇呢,協助孩子去發掘一些他們會喜歡的事情,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年齡還小的孩子,父母多一些陪伴,一起講故事、一起外出游玩,孩子慢慢就把手機忘在腦后了。
上了初高中的孩子糾正起來會沒那么容易,父母需要多一些耐心,小時候不關注,要中考、高考了才來引導,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亦不會立馬就發生改變。
12歲孩子天天偷看手機怎么辦
1、家長不要強勢打壓,應采取懷柔政策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他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有點固執和叛逆。如果你采取強制手段,沒收手機不允許他玩。他會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跟著父母對著干,長此以往,不僅破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激起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迷戀。
2、向孩子講述手機的危害,讓他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家長要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認識沉迷于手機的危害,明確這個時期學習才是首要任務。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父母的關系不太依賴,家長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果家長覺得直面與孩子溝通效果不大,可以通過書信、微信等方式,與孩子傾訴彼此的想法。
3、與孩子協商使用手機的時間、次數
讓孩子一下子就戒掉手機,這種方法是不行的,家長可以先跟孩子規定使用手機的時間,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后,可以適當的玩手機。比如寫完作業后可以玩一到兩個小時的手機,雙方要遵守規則,如果不遵守規則是要受到相應的處罰,比如做家務、禁止玩手機2天。
4、引導孩子通過手機學習新知識
網上的知識涉及到各方各面,通過引導孩子去篩選有益的知識,通過閱讀學習更多的新知識、開闊孩子的視野。比如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可以引導孩子閱讀經典名著,瀏覽新聞,熟知各地的風土人情,也可以觀看一些教育性的節目。
5、尋找替代孩子玩手機的娛樂活動
孩子沉迷于玩手機,是因為他對其它的愛好不感興趣,如果你安排豐富的娛樂節目,轉移孩子對手機的興趣。比如帶孩子去爬山、游泳,讓孩子鍛煉身體;經常帶孩子去讀書館、參觀各種具有文化素養的文化活動。
6、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不沉迷于游戲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不沉迷于手機,家長要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很多孩子沉迷手機就是從家長沉迷游戲引起的。如果家長一到家就玩游戲,不花時間陪孩子,不關愛孩子,孩子從家長的一言一行中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育孩子,首先家長自身要做到,給孩子樹立榜樣。
7、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
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點滴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后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于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沉迷手機。
8、家長疏導孩子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2歲的孩子是有叛逆心理,如果我們一味的用強硬的態度去制止孩子玩手機,我想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們要慢慢的疏導他自己內心,讓他自己放下手機,讓他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么,將來想要做什么,想要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要讓他自己有一個方向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能讓他自己放下手機才是真正的放下手機。
小孩玩手機上癮對孩子的影響
首先是學習成績肯定一落千丈。腦子里整天裝著游戲,自控能力不高,還有心思學習嗎?
其次是身體方面眼睛視力急劇下降,精神狀態不佳,整個人陷入暮色沉沉的狀態。除了游戲,看不見生活中的各種美好。沒有朝氣,沒有活力,駝腰勾背,猥瑣灰暗。
再次是心理方面。網絡游戲和手機充斥著血腥和色情,沒有辨別能力的青少年正處于性懵懂和叛逆時期,一頭栽進去,誰都懂。青少年強奸案殺人案還少嗎?
孩子一旦陷進手機和網絡游戲,毀掉的不僅是孩子自己,還有一個家。父母辛苦多年打造的成龍夢避免不了破碎不說,為了孩子的問題夫妻鬧離婚的不在少數。孩子的前程更沒法保障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