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這是一件大事,家長要重視起來,和孩子溝通,問他你想上哪的學校?如果他回答上來,盡量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但是千萬不能是不上學。
小孩不愿去上學哭的很厲害怎么辦
1、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感不是某個時刻的給予,而是浸潤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父母在生活中要時時刻刻把自己對于孩子的愛充分地表達出來,讓孩子能夠體會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并且這種愛是能夠持續性的。
即使孩子做錯了事,父母第一時刻要做的不是懲罰與責罵,父母要能夠冷靜地看待孩子出現的問題,理性地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幫助孩子找到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從源頭上給予孩子指導和引導。
2、理解尊重孩子認知發展規律
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認知發展的整個過程及心理發展特點,要給予足夠的空間,給孩子設置一定的目標讓孩子能夠慢慢實現。當孩子能夠逐步達到目標,獲得主動權的時候,孩子就能不斷地克服內心的自卑感,慢慢變得自信大方。
這個時候的孩子是一個善于溝通表達的孩子,對于上學這件事孩子也更懂得如何處理和欣然接受。
3、孩子放學回來后,多引導孩子分享
以孩子為中心,問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孩子主動去回憶表達。比如說“今天上學開心嗎?”“有幫老師做什么嗎?”“今天都玩了些什么呢?”有沒有交到新朋友?”
“新認識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呢”......引導孩子主動分享自己今天在學校的趣事,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有助于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什么都愿意與家長分享的習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有幫助。
小孩不愿去上學怎么回事
1、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偏偏就不上。
2、內在驅動力不夠
一些孩子放學回家后能躺著的絕對不坐著,自記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甚至連作業也是能拖就拖,這種是跟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不夠有關。很多父母從小包辦任何事情,沒有教會孩子獨立,導致孩子將這些生活習慣轉移到學習上。也讓孩子因為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害怕老師譴責而不愿去上學,總想待在家中玩耍。
3、提不起興趣
因為孩子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同,興趣點也不同,在他們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若因為父母的做法或者生活上的誘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如老師上課枯燥,會使他們認為上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會排斥上學。
小孩不愿去上學有哪些表現
找各種借口不去上學:有些孩子一到上學時間就開始“肚子疼”“頭疼”,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借口不去上學。對于要去上學又哭又鬧。
精力不集中、上課走神: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作為家長要經常和老師溝通,如果老師反映孩子在上課時精力不集中、走神兒,如果這種情況頻繁發生也表明孩子厭學。
不按時完成作業: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等到最后一刻不會下手,而且抄襲情況嚴重。有的甚至找別人幫忙完成作業。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