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認真觀察孩子每天都做些什么,遇到哪些不開心的事。因為叛逆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也就是說,孩子大腦思考在成長,成長過程中不能做出有效的選擇。所以,孩子在叛逆期家長一定要耐心開導。
當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怎么辦
1、父母要愛自己的孩子,當然,光有愛還不夠,還需要理解他們。
2、認真傾聽孩子的內心,要有耐心的聽孩子講話。看著孩子的眼睛,不要隨意打斷孩子,也不要批評孩子,讓孩子知道你在認真聽。
3、無論孩子的行為讓你有多么生氣,作為父母,要有父母的樣子,不要大喊大叫。
4、幫助孩子走出叛逆的泥潭,要對他們進行正向強化,對孩子的積極行為和態度進行表揚。囗頭表揚是最好的獎勵,因為隨時都可以用到它。
5、不要陷入和孩子爭奪權力的陷阱中,贏了孩子,則輸掉了親子感情。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一起設立規則。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和有效疏導自己的情緒。
6、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多和他們溝通,請求他們一起加強孩子的正向轉變,引導他走向積極的一面,幫助孩子和家長溝通交流。
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交流
1、給孩子絕對的尊重。通常叛逆期的孩子不愿意家長干預自己的事情,回到家甚至關閉房門,要求獨處。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如果房門緊閉,要敲門進去;不能隨便翻看孩子的日記、書包;不要猜忌孩子的一些行為;不要草率下結論,尤其是早戀、不學習、和老師對抗、和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等等這類孩子特別敏感的事情上。
2、忌嘮叨。青春期孩子最怕的是爸爸媽媽的嘮叨,這是對孩子無的放矢、盲目教訓的表現,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3、理解溝通。孩子回到家不高興很煩躁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行去溝通,尤其不能問:“你這是怎么了?跟媽媽說說”這一類的話。一般情況下,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提起一個比較輕松的話題,接著話題說說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慢慢讓孩子參與進來。當孩子覺得父母沒有針對她的意思的時候,會放松心態,參與話題。
孩子叛逆期,家長要避免哪些行為
1、切勿強硬鎮壓。有些家長秉持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在孩子叛逆頂嘴、不聽管束時,立刻擺出家長的威嚴,妄圖經過嚴重呵責乃至打罵來讓孩子屈服。長期如此,孩子可能會變得外表依從,實則心里叛逆,乃至產生自卑、怯弱的性情。
2、避免啰嗦責備。叛逆期的孩子自身就心情靈敏,家長的啰嗦很簡單成為他們的“眼中釘”。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爸爸媽媽便開啟啰嗦方式,“你怎樣這么不努力,看看別人家孩子……”這種無休止的啰嗦責備,不僅無法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改正,反而會讓他們厭煩。
3、不要過度干預。孩子進入叛逆期,渴望具有自己的空間和隱私,可部分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偷看孩子日記、私自翻看孩子手機短信、時刻緊盯孩子的一舉一動,這些過度干預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孩子的隱私。
4、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叛逆期的孩子盡管外表上看起來獨立、剛烈,但實際上他們心里往往比較軟弱,需求家長的關愛和支撐。假設家長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不關心他們的心里世界,那么孩子可能會感到孤獨和無助,然后加劇叛逆心思。
5、不要在孩子面前失掉。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會故意尋釁家長,妄圖應戰家長的威望。假設家長在孩子面前失掉,發脾氣或者動手打罵孩子,那么只會讓孩子愈加背叛。家長應該堅持鎮定和理智,用平緩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尋釁和應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