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肯定要找未做完的原因。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還是孩子不專心邊做邊玩?還是孩子沒有掌握知識點,所以不會做?找準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妥善解決。
孩子經常不完成作業怎么教育
一是孩子不能自覺完成作業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幼兒園上小學,從貪玩兒開始到每天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講,需要經歷一個自律過程。這一階段孩子習慣的養成也決定今后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所以家長應該每天了解老師留作業的內容,然后每天陪孩子完成作業,并且檢查作業的質量。
二是教育孩子時,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切不可看電視、看手機或打麻將等。應該遇孩子同在一室,最好陪孩子一起學習或者是在孩子旁邊看書。讓孩子心安理得地進入專心學習狀態。
三是如果孩子沒有自覺寫完作業,一定要分析原因是忘記了,還是故意拖延。如果故意沒完成作業,一定要有懲罰的方式。告訴他不僅要按時完成,而且還要加倍完成。讓他今后沒有再僥幸的心理。
孩子經常不完成作業有哪些原因
1、學習沒有動力。就是通常所說的對學習不上心。這種情況,家長要和孩子交流滲透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學習好,可以讓孩子更出色,老師也喜歡,同學們也羨慕。以后可以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過更好的生活。可以用身邊親屬做例子,給孩子樹立學習偶像,讓孩子明確學習的目地,有動力學習。
2、學習有困難。孩子知道做作業,但是寫作業時,不投入,效率極低。這種情況是孩子聽課效果不好,知識點不懂,無法完成作業,對寫作業產生了畏懼情緒,久而久之就不愛寫作業了。需要家長和老師勾通孩子聽課情況,找到存在問題,共同解決。同時,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輔導孩子掌握知識點,鼓勵孩子一定能做好作業,給孩子自信心。慢慢地,孩子就能順利的寫作業了。
3、孩子學習習慣差。如果孩子寫作業時,一會去喝水,一會擺弄筆袋等等,不能集中精力寫作業。這種情況,家長要改變孩子不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然后要求孩子計時專心寫作業,完成后,家長給與表揚和鼓勵!培養學習習慣不能急于求成,家長經常及時總結孩子寫作業情況,給與表揚和鼓勵!逐漸就會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了。
家長要怎樣正確引導孩子完成作業
1、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寫作業時候能夠心平氣和,家長不在旁邊影響孩子,不打擾孩子。
2、寫作業之前,先規劃安排,作業完成的時間、節奏、順序,從哪門學科先開始,根據作業的多少系統安排,把作業分割成各種小任務。
3、寫完作業之后讓孩子學會檢查的好習慣,家長引導孩子查檢作業的方法,減少孩子對家長的依賴。
4、學會適當的鼓勵和贊揚孩子。通過表揚,讓孩子增強自信心,讓他體會到完成作業帶來的快樂,也可以適當的獎勵。
5、讓他意識到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完成不了,支持老師對孩子作一些輕微處罰,比如最喜歡的活動給一次不讓他參加,或者今天的作業沒寫完,明天罰他背誦一篇課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