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學習壓力很大,孩子難免會出現厭學情緒。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勸導,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問清楚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后加以正確引導,并積極鼓勵孩子克服困難,樹立孩子新的自信心。
高中孩子厭學家長怎樣勸導
向孩子發脾氣要不得。高中孩子的思維逐漸成熟,他們也有自己的面子和尊嚴,所以對他們發脾氣會讓他們失了面子,從而更加的逆反。
凡事商量著來。孩子遇到事情,不要以自己的思維去想如何解決,首先我們需要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見,看看他有什么好的方法,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你尊重他,重視他的意見,從而心理會放松。
不要急著為孩子做決定。孩子大了,我們為他們做決定會讓他們產生反感,所以遇到要做決定的事情,和孩子討論商理,看看什么樣的決定適合孩子的發展。
了解他們心理的想法。想要改變孩子我們就要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因為他只要了解了他們的心理,才能對癥解決孩子的問題。
和孩子友好溝通。我們千萬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對待孩子,因為我們和孩子的地位雖然隔著一輩,但是思想卻是平等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孩子當朋友進行交流,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理。
高三孩子為什么容易厭學
1、學習壓力大: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嚴峻考驗,需要取得好成績才能進入理想的大學。這種學習壓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2、學習內容難度大:高三的學習內容大多比較復雜、抽象,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這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是一種挑戰,難以適應。
3、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高三學生通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這會使得他們的睡眠和飲食時間受到影響。睡眠不足和飲食不規律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4、學習方法不當:高三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果學習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成果不佳,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5、前途未卜:高考不僅決定學生是否能夠進入理想的大學,還會對學生的職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學生對未來的職業方向和前途感到迷茫,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如何陪伴高三的孩子
1、調整心態,轉變角色
父母要平和地陪伴在孩子身邊,學會以“大朋友”的身份傾聽孩子的苦衷和訴求,了解孩子的情況,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在找到明確的“糾偏”方向后,幫孩子盡快脫困。
核心關鍵就是需要考爸、考媽要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家長如何轉變角色,如何變成孩子的朋友,如何成為孩子的心靈導師,這需要考爸、考媽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角色轉變和溝通方式,與孩子互動起來。
2、保持一顆平常心,盡量心態平和
高三了,家長是會有些焦慮,擔心孩子學習不盡力,擔心孩子伙食等等,焦慮是會傳染的,如果家長始終處于高度的焦慮狀態中,孩子也會在原有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中更加焦慮,這樣對孩子只會有害無益,有些孩子在備考途中,身體老是吃不消,其實跟心態有很大關系的。
一個健康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所以家長陪伴高三的孩子要積極消化,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盡量做到心態平和,進而幫助孩子在一個平穩,健康的心態中備戰高考。
高三父母與孩子盡量不談學習,更不要去問成績,問為什么考得不好?除非他求助于你。高三每個學校都抓得很緊,學習問題就交給老師們好了。家長有什么問題可以私下跟老師交流,要老師去跟孩子溝通。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終究權威些。
3、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要好但不要刻意。家庭成員之間保持常態就好,當然如果平時就和諧,氣氛融洽,孩子能感受到家庭溫馨,親情溫暖,孩子的心態也會很好,向上的動力就比較充足。但不要刻意去做,這時期孩子比較敏感,太刻意會適得其反。
4、少訓斥,多鼓勵
在與孩子的溝通上,強調尊重,少訓斥,多鼓勵。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里狀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尤其對于住校生家長來說,長時間見不了面,需要定時與孩子電話聯系,在平等溝通和尊重的基礎上,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在孩子考試失利時給予鼓勵和信心,而非一致指責。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