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有些孩子在做作業或考試時總會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并給這種現象下了個定義,叫做“粗心”。老師和家長總認為孩子是會做的,就是馬虎、不認真導致出錯。這就給孩子找到了出錯的借口。
很多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借口,因為聽上并不難聽,比“笨”、“思考能力欠佳”等好聽得多,同時又可以為自己的錯誤開脫。一來二去,孩子也不會特別重視這個問題,就會導致越來越粗心。
如何解決孩子考試粗心的問題呢?
首先,打牢基礎。所有的馬虎并不完全是孩子真的“馬虎”,沒有審清題,其實大多數還是孩子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模棱兩可,所以才造成了在答題的時候含糊不清。
其次,多加練習,獨立習慣的養成。孩子剛剛入學的時候,家長擔心孩子不會讀題,不會審題,所以都是幫著孩子讀題,解釋,孩子只要等著給出答案就好。但是,家長的讀題只是一個緩沖的階段,隨著孩子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家長要學著給孩子獨立。陪伴并不是包攬,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獨立。把作業逐漸教給孩子自己,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集中精力的養成。家長可以在孩子學完一個課時或者一單元的時候,給孩子一張卷子,規定時間,看看孩子的完成質量。錯誤的,改正,加深印象;馬虎的,給孩子講解,以免再次犯錯誤。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缺點,父母耐心的一點,陪著孩子改正缺點,每個孩子都能夠成為一個認真,獨立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