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4歲孩子在學校打架,這件事情要首先看學校的態度,然后看雙方家長協商結果。不管被打的學生受傷程度,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帶孩子向對方孩子誠懇道歉,并積極協商后續事宜。同時家長也要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態,了解事情起因,進行積極引導。
14歲孩子在學校打架怎么處理
首先,家長在事件發生后,要第一時間詢問孩子原因,究竟為什么打架?特別是幾個人打一個人的,只有找到原因,我們才能針對性解決,而不是一聽到孩子打架,就責怪孩子或鬧到學校,弄得人盡皆知,反而不利于孩子以后在校繼續求學。
其次,及時與老師聯系。不管孩子是不是在校園內與同學打架,家長都有必要讓老師知道,并協助處理此事,不要擔心家丑不可外揚。一方面,孩子尚小,發生矛盾亦屬正常,不能算丑,再者也可請老師以后多關注孩子,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因為,畢竟幾個人打一個,到時候受傷的極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同班同學,老師也可對打人方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或聯系其家長處理此事。作為老師,他會盡可能的不偏不倚,公正對待他的每一位學生的。
最后,聯系對方家長。無論打架有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作為家長,都有必要了解此事,并對此負責。如果沒有嚴重的后果,那家長會對這件事進行了解,然后給個說法,畢竟幾個人打一個人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如果事情比較嚴重,作為監護人他們難脫其責,肯定要為此事負責。以后,他們也會對孩子加強監管,以防秋后算帳事件的發生。
總之,作為家長平時要與孩子多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防患于未燃,真要有事情發生,也切不可慌張失控,遇事冷靜沉著,多詢問請教,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上。
孩子為什么會在學校打架
1、家庭原因。父母文化程度不深,對孩子犯錯就打,家長的習慣性打罵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誰拳頭大誰就厲害。學校里,只要吃虧了,就會武力報復。遇到這類學生,除了必要的紀律處分外,還要讓他明白:武力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還要學會文斗。
2、缺乏安全感,內心恐懼造成的。別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就會大打出手,問他原因,他就會說別人欺負他,讓人感覺這不是原因,而是因為害怕。
3、生理階段的原因。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就是沖動和控制力差,這是他們特別容易一點就著的最根本的原因。你如果了解他們,你就會發現,他們打架的原因往往都是雞毛蒜皮的。
比如甲罵了乙一句,乙覺得沒面子就打,甚至可能是一個眼神,“他這樣看我,我不爽”,就打。在這個階段,野性很容易戰勝他們的理性。
4、好兄弟被打。為了一點點哥們義氣,就是幫同學打別人。教育這類學生,你去講哥們意氣造成的后果,他未必信,更會懷疑你挑撥離間他們的關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吃虧,認識到兄弟不一定是真哥們,反過來也會害他,他的看法自然就會改變。
孩子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
第一、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打架屬于沖突事件,雖然比較難解決,但孩子將可能會面對社會中更多的沖突。那么與此相比,小時候的打架則顯得像“過家家”似的微不足道。到時孩子能否承受并完美地解決所發生的激烈沖突,就要看他小時候面對沖突時,是如何解決的,有沒有獨立承擔一切的能力。
所以當孩子與人打架后,只有讓他自己去處理。讓他不斷地摸索出來與人相處的方法,他成年后才會與人建立恰當的互動關系。
第二、別給孩子貼上“打人”的標簽
很多孩子只是隨意的打一下,并非有意識的真打人。孩子小表達能力差,有時候生氣了有可能通過打人來表達自己。而孩子的這種行為卻被很多父母誤認為是孩子學壞了,因此而被訓斥,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父母觀察孩子,如果是因為生氣了或者著急了,家長可以試著問問孩子“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等。當家長正確地表達了孩子的想法之后,他就不會打人了。
第三、給予孩子關愛
小孩子是隨時隨地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的,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父母對自己不予理睬,他們就會想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打人就是孩子慣用的“手段”。所以,父母在平時不要只顧著玩手機,有時間還是要多陪一陪孩子。
第四、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性格
打架看似小事,卻影響孩子性格的成長。所以,家長引導要把握好“度”,可以說我們既不愿孩子當“狼”,也不忍心孩子當“羊”。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孩子意識的培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讓孩子掌握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孩子學會解決事情的正確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