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拿老師嚇唬孩子,例如:“你要是怎么怎么樣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治你。”這樣的言論在潛移默化之后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出現孩子在幼兒園不和老師說話的情況。對此,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小孩呢?
孩子在幼兒園不和老師說話怎么辦
1、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老師最清楚,父母應該多與老師溝通,根據寶寶性格分析出原因,問題才好解決。最好入園前就和老師做良好溝通,讓老師對寶寶有所了解并能及時關注。
2、如果孩子在幼兒園不和老師說話,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例如,老師可以嘗試使用圖像、肢體語言、游戲和其他非語言交流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與他們互動。
3、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造成的。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予鼓勵和支持,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即使他們做得不好也不要隨便責備,應說:“你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或是說:“不要緊,你已經比以前好多了,你進步很快。”等等鼓勵性語言。
4、的家長在還沒有搞清楚寶寶的心理狀態的時候,就會立馬對寶寶進行批評。這樣反而會讓寶寶恐懼的心理越發嚴重,還有可能會增加寶寶對于老師的抵觸的心理,因此,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的批評寶寶,需要對于寶寶進行及時的引導,讓寶寶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想辦法幫助寶寶解決困擾。
5、可以用較歡快的語氣告訴孩子,新老師是非常和藹的,就像媽媽一樣會對寶寶好。這些準確而生動的描述,有助于新老師在孩子心中建立一個立體的形象,取代以前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讓孩子脫離對老師的恐懼感,減輕心理負擔。
孩子害怕老師不去上學怎么教育
方法1:可以跟孩子玩一個觀察老師的游戲,讓孩子每天發現這個老師身上的兩個優點,什么樣的優點都可以,比如,今天老師的衣服很漂亮,老師帶著玩的游戲非常好玩,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今天說話聲音很溫柔,做了一個什么動作特別有意思等等。
方法2: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和處理問題,創造情景讓孩子親身體會老師的難處,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切忌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之前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示不滿。
方法3:當父母發現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時,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種寬松的、自由的發表意見的心理氛圍,使孩子毫不隱瞞地講清楚老師批評自己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態度和自己接受批評時的心情。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一、家長們要很理性的去看待孩子貪玩的行為,因為孩子發育階段,好奇心是比較強的,是孩子的天性,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們要正確引導,不要打罵孩子,慢慢的去讓孩子接受注意力集中的狀態。
二、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好動的問題,可能因為受家長的影響。所以家長們要做起表率,好的習慣,狀態可以影響孩子,讓孩子從貪玩好奇心中轉移到集中注意力上面。
三、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心兩用會降低注意力的效果,尤其是孩子正處于注意力發展過程中,同時做幾件事情,會損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專心一次只做一件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