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分離焦慮,證明孩子沒有在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
4歲孩子分離焦慮怎么處理
1、確信分離環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孩子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境是否安全、安適。
如果要將孩子托給保姆或托育中心來照顧,也應該先確認替代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而且能經常陪伴在孩子身旁,另外托育環境的安全也不容忽視。
2、讓孩子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孩子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孩子一點適應的時間,建議父母先陪伴孩子,直到他比較放松后再離開。
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就更好的,比如提前告訴他:明天上午要去幼兒園,明天需要和老師一起等等早早建立起“預告”與“預先熟悉新事物”的習慣,就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歷程中更為順利。
3、記得和孩子說“再見”。
父母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孩子說“再見”,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承諾,也是對大人產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經處在焦慮的分離情緒中,也要記得跟孩子說“再見”,因為這是與孩子建立信任的好機會,千萬不要偷偷離開。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在和孩子說再見的時候,父母不能表現出擔心、猶豫以及依依不舍的情緒,這個會加深孩子的焦慮以及恐懼!
4、慎選臨時照顧者。
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時間,務必要將孩子托育給自己和孩子都信任、都熟悉的臨時照顧者,這對于減輕分離焦慮非常重要。
5、帶上喜歡的物品(依附物)。
有些孩子獨愛他自己的玩具,有些孩子則更依戀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孩子與父母短暫分離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孩子舒服許多。
6、帶上主要照顧者的物品。
除了孩子自己喜愛的物品之外,還可讓他帶上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幾樣東西,如鑰匙、梳子、包,讓孩子對父母親存在和歸來更有信心。
7、預告回來的時間。
父母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安排說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父母親還會再回到他的身邊。
8、盡可能遵守承諾。
父母要盡可能遵守自己對孩子的承諾,即使真的無法施行,也應該及時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狀況,以免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
9、閱讀教育。
平時可和孩子一起閱讀與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增進對分離的了解和處理方式。
10、玩躲貓貓游戲。
對于年齡較大、已經學習行走的孩子,父母可和他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游戲,有助于讓孩子建立物體恒存的概念,明白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父母離開還會再回來。
11、玩鬧鐘游戲。
運用游戲讓孩子適應分離,可以用鬧鐘計時,從1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與孩子分開的時間,讓孩子逐漸適應分離的情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