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
孩子排斥媽媽不想和媽媽說話,有的可能是孩子正在青春期,那孩子就會比較沒有耐心,不想聽媽媽的話也是正常,有時候家長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對。
孩子排斥媽媽不想和媽媽說話
很多孩子對父母都是報喜不報憂,因為每次說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父母的情緒比自己還激烈,自己情緒都過去了父母還沉浸其中。
比如工作受委屈了,父母通常都會說別干了回來吧。和同事吵架了,父母會說,是不是你冒犯了別人?
孩子總是不愿意與你溝通?三個辦法教會你如何重塑親子關系總之他們總是在傳遞一些消極的訊息,讓你覺得自己好失敗。很多時候傾訴并不是為了得到解決方案,它就只是純粹的傾訴。
如果對方只是傾聽,并對我們表達了理解,那這就夠了。
07-02 閱讀全文>
媽媽可以嘗試給予兒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勵,讓他感到被理解和被關注。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良好的關系。媽媽需要尊重兒子的意愿和隱私,不要強迫他與自己溝通。這會讓他感到更不舒服,從而更加不愿意溝通。
兒子不想和媽媽說話怎么辦
首先,媽媽要明白一個問題,孩子與父母溝通,主要是找一個愿意聽我說話,懂得我內心感受的人,你反思一下,你是不是這樣一個人。
其次,在和孩子的溝通中,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來看待孩子,要耐心的當一個傾聽者,等孩子說完之后,給予引導,而不是從中打斷孩子強加自己的想法。
最后就是尊重孩子不說話的權利,當孩子不愿意說話的時候,做媽媽的最好保持沉默,不在追問。當孩子向你傾訴時,一定要耐心傾聽,給予認可和贊美,讓孩子知道媽媽對她的信任和支持,這樣你就會喜歡和媽媽交流。
兒子為什么不想和媽媽說話
12-18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初上小學后,可能就需要一段適應時間,前期也就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以及會給老師說想媽媽。那家長就可以去進行引導,畢竟上學是孩子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過程,他是不能避免這種行為的。
孩子不想上學說想媽媽怎么辦
1、注意溝通,做好陪伴
很多孩子不想上學,僅僅就是不想跟爸爸媽媽分開,就像當初阻止爸媽去上班,是一樣的心理,想要他們能夠多陪陪自己。如果是這樣的答案,就應該給孩子強調爸媽是非常愛你的,但是爸媽都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你,也有自己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去學校里學習知識,認識好朋友。
雖然孩子接受起來很不情愿,但是知道這是無法阻擋的事情,也就慢慢接受了。在晚上回家的時候,大人要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讓孩子覺得爸媽是很在乎他的,孩子的安全感慢慢就越來越多了。
2、與老師進行溝通,為孩子及時提供幫助
12-28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隨著年級的增長,變的越來越不喜歡和自己說話,甚至有的時候孩子明明受了委屈,但依然選擇自己默默的承受,那么孩子不想和父母說話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不想和父母說話是什么原因
1、家長的無視
其實,仔細想一想確實是這樣的,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跟家長說一些事情或者是意見的時候,往往都會被家長忽視或者是否定,所以時間一長,孩子就不愿意在跟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意見了。建議家長學會尊重孩子,對于孩子給予的一些意見,雖然不需要全部采納,但是還是需要給他一定的肯定,這樣他才愿意跟家長溝通交流。
2、父母的雙標行為
家長總抱怨孩子不聽話,不拿自己的管教當回事。那就要看看平時父母是否有雙標行為。例如家長可以抱著手機玩,卻告訴孩子快點寫作業,看書去。當孩子反問,為什么你可以看手機,家長給出的理由:“我是大人,你是孩子”。
09-26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如今的孩子脾氣都很大,動不動就喜歡和家長鬧矛盾,其實,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和家長脫不了關系,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很寵溺,那么孩子就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把別人放在眼里,只要不滿足孩子機會生氣不理人,那么孩子生氣不和媽媽說話怎么辦呢?
孩子生氣不和媽媽說話怎么辦
1、慢慢緩和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吃軟不吃硬,家長需要慢慢的耐心教導,不要和孩子鬧矛盾,如果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我們要語氣溫柔的和孩子說話,如果確實是我們家長的錯,那我們就要低頭認錯,千萬不要激化矛盾,要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慢慢體諒。
但是如果是孩子的錯,那么家長不妨先緩緩,用好的行動去感化孩子,然后在見縫插針,指出孩子的錯誤,總而言之語言不能過于偏激,這樣會傷害到孩子。
2、及時與孩子溝通
09-09 閱讀全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這些變化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及時的適應,孩子的情緒就會隨之改變,那么孩子突然不想說話什么原因呢?
孩子突然不想說話什么原因
1、受挫折或者委屈后無人疏導
平時沒什么人陪他,或者是什么人惹了他,或者家長和老師在談論寶寶的時候讓他聽見了,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寶寶不愛說話,寶寶內心比較單純、敏感,也許在大人眼中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寶寶心中可能就是很大的事情。因為羞愧、恐懼而突然變得不愛說話。
2、孩子身體不適
通常孩子突然間的“沉默”、“安靜”家長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去摸摸孩子的額頭。孩子表達能力不足,所以在身體不舒服時,最常的表現是哭鬧不止或者沉默安靜。最開始孩子身體不適可能會表現出哭鬧,由于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哭鬧是正常情況,所以很難引起家長們的注意。等到孩子開始變得安靜后,可能是孩子身體負荷不住了。
09-01 閱讀全文>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不想跟母親說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很多情況下,家長跟孩子說一句話孩子就出現不耐煩的情況或者轉身就走的情況,甚至有些孩子還會有母親吵鬧。因此我們正確的方式是要先了解原因,根據原因找到正確的改變的方法。
孩子不想跟母親說話的原因
1、母親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比較喜歡干涉自己孩子的事情,他們要做什么報什么興趣班買什么衣服,等等各個方面家長都要橫插一腳,然后自作主張替他們決定,根本不尊重孩子的看法,長期這樣下去,親子之間的關系不僅會變得非常緊張,而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而不愿意和家長進行交流。
2、孩子不想跟母親說話是孩子青春期第一個心理變化特征
這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育更成熟有力,情緒上變化較大,人格上自我意識更強,思維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渴望獨立與自主,他們需要更多自我的空間。孩子會更愿意選擇關注自我、表達自己,更看重同伴眼中的評價。
08-2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