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相信大家對“狼來了”的故事并不陌生,甚至滾瓜爛熟。故事講的是一個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騙人,最后謊言不幸成真,卻再也沒人相信他的故事,那孩子為什么說謊話?
孩子為什么說謊話
1、孩子不能分辨虛實和真假
在孩子2~3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發現他們有說謊的行為。如果是這個階段說謊的話,爸爸媽媽們要明白,這是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里,根本分不清真假和虛實。即便是謊言的話,也應該歸為童言無忌。
2、逃避懲罰
孩子為什么說謊話,當孩子在4~6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有自主意識了。他們會意識到:說謊是解決問題或者逃避懲罰的一個好方法。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說謊,而且他們的說謊還非常有技術含量。因為他們明白,即便是謊言的話,也要要增加可信度,需要去驗證。
01-22 閱讀全文>
12歲的孩子為什么總是說謊?12歲的孩子已經進去了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比較叛逆,容易有逆反心理產生。有時候孩子也會說謊,這個是不好的行為。那么12歲的孩子為什么總是說謊?12歲的孩子說謊怎么辦?
12歲的孩子為什么總是說謊
1、避免因為和父母觀點不同導致的爭吵
一方面,青少年認為家中的規則、父母制定的條條框框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一些父母令行禁止的行為并不會傷害到自己或者他人,父母并不理解現在的時代和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青少年又不希望父母生氣,對自己失望,每次都不歡而散。所以,謊言就成為了青少年保護自己和父母之間關系的一種方式。
2、保護自己的隱私
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逐漸開始追求自主和平等。他們注重自己的隱私空間,所以不再接受開著房門做作業;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像成人一樣做自己的選擇(比如我可以決定如何利用我的課余時間,交什么樣的朋友等等),所以當父母關心孩子的生活時,他們會認為父母侵犯了他們的隱私和權利。
01-14 閱讀全文>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大人的影響。現在坐公交坐地鐵,你瞅瞅,有幾個人是不抱著手機的。回到家,你抱著手機刷視頻,熱熱鬧鬧的,孩子的小腦袋就湊過來了。他的好奇心不比你差。
為什么孩子總是玩手機
1、家長經常拿著手機不放手。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家長在家里的時候都是手機不離手,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會看手機。這樣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那么喜歡用手機,我也要玩。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家里盡量放下手機。
2、大人主動讓孩子玩手機。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省心,直接扔給一個孩子手機,讓孩子隨便玩,這樣形成習慣,孩子就覺著自己玩兒手機是理所應當的。時間長了孩子玩得上了癮,根本不好改正了。
3、孩子的攀比隨眾心理。現在的小寶寶都特別聰明,幾乎兩歲左右就會自己拿手機搜動畫片看了。有一次在車站的候車室里,我看到旅客基本都在低頭看手機。幾個年輕的媽媽們也帶孩子玩手機,小寶貝看到別人都在看手機,自然也會要求玩。
孩子喜歡玩手機,多數原因是大人沒有時間陪他們。父母多陪孩子閱讀,去戶外運動,寶貝們玩手機的時間一定會少的。
02-13 閱讀全文>
說謊的孩子是膽小,僥幸的心理,希望通過自己的辯解謊話讓自己逃避責任,他們沒有勇氣去承擔事情的后果,所以才會選擇說謊。
孩子總說謊話這是什么心理
一、認為撒謊才能達到目的
愛說謊的孩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卻總能騙到糖吃,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得到過好處。
他們知道直接說出理由,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比如說、不想上學,想吃兩個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過耍點小聰明來達到目的了。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應該要耐心地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馬上責罵,引導他們說出真相。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比較好對癥下藥,讓孩子明白以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商量,不用采取說謊的方式。
10-09 閱讀全文>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注意力不集中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作為家長我想我們應該先弄清楚孩子為什么上課總是走神?然后才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您說對嗎?
孩子為什么上課總是走神
1.孩子對這門課沒興趣,或者是不喜歡教這門課的老師
我們都知道興趣的重要性,無論什么事情,如果你提不起興趣,往往就不愿去關心和關注,就算去關注了,也不會太投入。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喜歡的課程會從心理上有些反感。
2.知識太難,聽不懂聽不進去
有的孩子聽著聽著就跟不上了,搞不清老師到底在說什么,也就掉隊了。因為他不理解而聽不下去,或者老師在講下一節,他還在琢磨上一節是個什么理。
04-17 閱讀全文>
大多數孩子都有被家長責罵的經歷,有時還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比如吃飯的時候很慢,又或者睡覺不及時等等。很多家長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此在這些小事上開始大發脾氣,總是罵孩子,養成了習慣。那么家長為什么總是喜歡罵孩子呢?
家長為什么總是喜歡罵孩子
1、缺少欣賞的眼光,家長看待問題、看待孩子時,總喜歡用挑剔的眼光去審視他們,平時要求很高,做事兒追求完美。
2、夫妻關系緊張,成年人心中的怨氣,無處釋放,長期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作為父母的一方,或雙方就在潛意識里找突破口,把無形的怒火發泄到孩子身上,解決自己的內心壓力。
3、孩子老是犯錯誤,父母缺少耐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犯錯,家長有時就會缺少耐心指導,進行簡單粗暴地大聲呵斥。沒有耐心地批評、呵斥,會讓孩子一直找不到正確的方向。
4、父母在外面工作時,受到了批評和傷害,也得不到夫妻另一方的理解,看見孩子有做得不順眼的事兒,就開始發飆,表面是批評孩子。這其實是成人心理自我解壓,但解壓方式不對,傷害沒有治愈,反而又產生了新的傷害。
12-02 閱讀全文>
相信很多做父母的人,都遇到孩子無緣無故發脾氣的情況,有的孩子還會因為自己不開心,不愿意去吃東西,不愿意和父母進行交流,那么孩子總是愛生氣易怒是為什么呢?家長該怎么去做呢?
孩子總是愛生氣易怒是為什么
1、和祖輩養育方式的沖突
祖輩舊的教養觀念和現代科學的教養觀念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溝壑,使得幼兒在兩種教養觀念中來不及適應,身心都會出現疲憊。此外,幼兒的自我意識比較強,大多傾向于祖輩的溺愛型教養,而抵觸父母的教養,反抗情緒會增強。
2、對孩子的期待過高
孩子真的只是孩子,有些孩子做不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就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要求孩子,完不成要求,就會苛責孩子,用命令的語氣來批評教育,導致孩子很難接受。
11-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