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0
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是很漫長的,而孩子的種種行為,也就會讓家長感到厭煩。有的家長也就會出現討厭自己的兒子的情況,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那我們就可以試著調整對孩子的期待,以及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緒,才能逐漸去緩解這種心理。
討厭自己的兒子是一種什么心理
討厭自己的兒子是正常的心理。因為大部分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有些家長會嫌自己的兒子煩人,并不是真正的討厭孩子,只是因為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所以會對孩子有些失望。
比如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開朗樂觀,在外面能夠大方、大膽的與人交往,但是當他們把孩子帶出外面去,卻發現孩子膽小而自卑,時間久了,次數多了,這樣的情況一直不能改變,家長在心里就會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很討厭。
家長為什么會討厭自己的兒子
1、孩子的成長打破家長的內心底線
02-10 閱讀全文>
家長在面對孩子時不總是積極向上的,偶爾也會低落到難以調節,他們不僅要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還要面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成長。所以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產生一些負面想法,討厭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心理呢?
討厭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1、面對正視
雖然討厭自己的孩子這種想法是不積極的,但是也不要過于責怪自己。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做父母之前,我們是一個獨立的人,有很多的愛好和目標,在正奮發向上的時候,遇到了孩子,他會無條件的剝奪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會霸占我們的情緒,這些都會消磨掉我們對孩子的熱情。
其實有這種心理并不可怕,我們應該順其自然的正視它,既然已經有了這種情緒,感受到了情緒的轉變,那就接受它。人生不能重來,生活中也總會有意外的情緒,這正是生活的奧妙。
2、知識影響
08-12 閱讀全文>
成長環境是導致自我厭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長期都是接受到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的狀況下,經過自我內化,會逐步的形成根深蒂固難以揮去的自我厭惡感。
孩子說討厭自己是什么心理
首先,孩子討厭自己的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期望過高。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家長和社會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孩子們也會對自己的表現要求越來越高。當孩子不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時,就會感到失望和挫敗,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討厭自己的表現。
其次,孩子討厭自己的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心。自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缺乏自信的孩子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當孩子面對困難時,如果缺乏自信,就會覺得自己無法克服困難,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滿意,產生討厭自己的情緒。
第三,孩子討厭自己的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受到了外界的批評和負面評價。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孩子們經常面對著各種各樣的評價和批評。如果孩子接收到負面評價,就會對自己的表現產生懷疑,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討厭自己的表現。
最后,孩子討厭自己的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面對失敗。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們經常會遭遇失敗和挫折,如果孩子們沒有正確的面對失敗,就會對自己的表現感到不滿意,產生討厭自己的情緒。
10-11 閱讀全文>
家長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夠乖巧懂事,即使做錯了事也能積極改正,這樣父母也會覺得很欣慰。但是女兒罵自己的媽媽,總是無理取鬧和大人發生矛盾,是很偏激的行為。家長此時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然后改變教育方式。
女兒罵自己的媽媽是什么心理
1、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這包括夫妻之間的關系,親子之間的關系等。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好的言行舉止,不要爭吵打架,鬧著離婚,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壞的負面影響。
另外父母還要注意跟孩子之間的交流方式,以及處理問題的手段。對于孩子的錯誤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拳打腳踢。良好的家庭環境,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的成長。
2、制定懲罰規則
04-23 閱讀全文>
孩子在青春期時叛逆,是因為內在獨立意識的覺醒,覺得自己的能力跟成人差不多,特別想沖破之前的束縛,而之前管教孩子最多的人是母親無疑,所以青春期會把媽媽當成自己最大的阻礙。
孩子說討厭媽媽是什么心理
不尊重孩子的隱私
每個人都有隱私,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雖然他們的小秘密在家長的眼中微不足道,但這對于孩子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小時候天真爛漫,將自己的秘密分享給最信任的媽媽,媽媽應該保守住孩子的秘密。而有些媽媽則會將孩子的秘密當成趣事說給別人聽,甚至是出言嘲笑孩子,不尊重孩子。媽媽這樣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失去他們的信任,導致孩子與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
控制欲太強、經常指責和打罵孩子
如果一個人,經常罵你什么都干不好,挑你的毛病,把你貶得一無是處。還要讓你按照她的要求,穿她喜歡的衣服,梳她喜歡的辮子,交她喜歡的朋友。并且她說她是愛你的,因為愛你才會做這些事情,你會怎么選擇呢?很多人都不會選擇這樣的愛,因為太讓人窒息。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出的孩子,會很敏感、多疑。當他們懂得反抗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逃離媽媽。
02-25 閱讀全文>
長期缺乏情感溝通。父親可能因為忙于工作和個人興趣無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渠道,缺乏陪伴和時間,壓力轉移和冷暴力孩子。
為什么兒子都討厭父親
1、缺少該有的陪伴
有的男人借口壓力大,工作忙,把孩子都推給了老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是媽媽呵護和關心,而父親卻很少陪伴左右,錯過了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錯過孩子成為一名小學生,錯過孩子的中考高考,在孩子心中,自然感情比對媽媽就淡些。
2、過于威嚴令孩子生畏
有的男人為了維護一家之主的男人形象,對孩子過于苛刻和威嚴,尤其是成績不好時,有的父親脾氣異常火爆,非打則罵,當孩子犯錯時,也不問青紅皂白,孩子得不到該有的尊重,自然父子之間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
02-08 閱讀全文>
如果兒子不叫父母,說明一是在兒子小的時候,父母都沒有陪伴在身邊,孩子從小就對父母不親近,沒有父母的概念,長大以后懷恨在心不愿意叫爸爸媽媽。二是孩子性格有問題,對父母的感情缺失,認為自己就是獨立的個人而已。
兒子不叫父母是怎樣一種心理
1、孩子產生了比較心理。
當孩子在把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進行比較時,別人的父母更有本事、更有錢、更漂亮,或者更愛他們的孩子等等方面,都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所以不敢在人前稱呼自己的父母。此外,如果孩子的比較心理過于嚴重,也可能對父母產生不屑,進而不再稱呼父母。
2、孩子的報復心理。
如果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渴望得到愛的孩子會產生報復心里,比如“你們不把我當孩子,我也不把你們當父母”,所以不再稱呼父母,這是報復,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渴望得到重視的心理。
09-0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