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相信很多父母都已經發現,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就有了關閉房門,不允許家長進入的苗頭。有一位寶媽在后臺留言說:孩子到了叛逆期,對著房門說話好多年了。
其實不只是普通家庭中有這種苦惱,一些事業功成名就的父母也有相同的經歷。
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
1、青春期孩子正是情緒波動大,大腦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與認知、情緒、疼痛和行為管理等功能相關的前額葉區域并未成熟。再加上身體激素水平的不穩定,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沖動、易怒,情緒波動大。
2、自我意識增強,隨著這種自我意識增強,孩子也會有對未來的迷茫和無措感。
3、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問題,在和孩子溝通時講大道理、要求忍住哭泣、目的性極強、審問式溝通、打擊式溝通等。
03-08 閱讀全文>
青春期對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法跟父母的想法是對立的,當孩子遇到一件事跟父母溝通會起爭執時,時間久了孩子就不愿意說了,那么青春期孩子不和父母說話怎么辦呢?
青春期孩子不和父母說話怎么辦
1、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再小人格上也是和父母同等的,只有與孩子在同一說平線上,才會不拿家長的威風對孩子管卡壓,這樣孩子才能有話語權。
其次,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同時學一點育兒知識,了解孩子每個成長時期的特點,針對青春期孩子的個性特點,給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哪怕孩子失敗,在失敗的過程中孩子也會有所收獲。
2、要多溝通,把握機會溝通
04-13 閱讀全文>
為何有的青春期孩子不愿與父母交流?這種現象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見,有專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家庭沉默癥”。這是由少男少女青春期的特點決定的。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不愛和家長溝通?
(1)青春期反應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自主性加強了,“自我中心”的表現更加突出。他們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處理辦法,喜歡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交流思想。有了困難,寧愿向朋友啟齒,而不愿求助于父母。這是生理發育和心理成長的正常反應。
(2)家庭環境中缺少話語群
少男少女都有這樣的感覺,譬如遇到一些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還有對明星、足球、時事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只有找到適合交流的人才能真正暢談。而父母與他們的關注點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也不同,雙方無法找到談話的切入點,也就是沒有共同語言。因此在學校能說會道的孩子,回到家里就只能沉默了。
03-08 閱讀全文>
因為家長越是教育,孩子就越是反感排斥,父母總是在孩子耳邊“嘮叨”,可孩子并不會認為你們的付出是為他好,他們更覺得你們是在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討厭父母
1、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把孩子當小孩子,他們的觀點不重要,沒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
2、對孩子過于苛刻,以批評抱怨孩子居多,很少贊美孩子,甚至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缺乏欣賞教育。這讓孩子與家長之間容易出現對立的情緒,相互間失去信心。
3、父母忙于工作和生計,對孩子的關心下降,而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比較敏感,可能會認為父母不關心、不在乎自己,久而久之,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自然會做出一些有違父母愿望的事情,甚至假裝討厭父母來博取關注。
總之,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耐心,不要急躁,跟孩子好好溝通,我相信孩子會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在討厭、甚至敵視父母。
02-25 閱讀全文>
父母應該反思自身,平時跟孩子說話是不是發號施令式的呢?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總是以命令的口吻對你說話,久而久之,你是否愿意跟他說話呢?道理是一樣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越來越不喜歡跟家長溝通了。
孩子不和父母說話是什么原因
一、過多的嘮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出于關心和擔憂,常常會不自覺地對孩子進行反復的叮囑和說教。比如,不停地提醒孩子要按時完成作業、注意個人衛生、早點睡覺等。這些話語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但當它們過于頻繁和重復時,在孩子的耳中就變成了令人厭煩的嘮叨。
二、諷刺的語調
有時,父母與孩子交流時,可能會不經意地使用諷刺的語氣。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可能會說“喲,就你這成績,還想考個好學校”,這種諷刺的話語,就像一把尖銳的刀,深深地刺痛孩子的心靈,讓他們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
02-24 閱讀全文>
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人生的第二個“反抗期”。他們又剛好處在快要成人的階段,這時他們意識中覺得自己是一個大人,不再需要其他人的約束。所以對于大人給的意見,就會反抗,覺得大人不理解他,就會讓我們覺得孩子叛逆。
孩子青春期為什么會叛逆
1、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滿足。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這常會惹惱成人,輕則行動被限制,重則受到訓斥、體罰。這樣簡單地對待孩子,勢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2、不顧孩子的個別差異和意愿,強行“定向”。一些爸爸媽媽望子成龍心切,他們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不完成“任務”,就要給予懲罰。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3、家長遇事喜歡嘮嘮叨叨,認為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會兒說注意這,一會兒說注意那,嘮叨沒完,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厭煩,產生逆反心理。
4、家長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雖小,也有自尊心,家長應尊重他們,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進行教育,那種“棍棒底下出孝子”、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08-24 閱讀全文>
許多家長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出現了叛逆心理,總是頂撞家長,也不認真學習,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家長千萬不要打罵孩子,而是應該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然后正確教導孩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之所以出現叛逆心理,一般是由于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家長和孩子溝通不暢,不給孩子任何自主空間,以及家庭氛圍不好,老師或者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恰當導致的。父母應當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到孩子身上,要了解孩子,積極跟孩子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處于過渡期,獨立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情傾向于持批判的態度。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而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保持平和心態
06-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