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6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孩子不主動和家長溝通,那么我們家長也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里面的狀況以及孩子身上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主動去問老師,和老師溝通,那么孩子有問題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孩子有問題怎么和老師溝通
1、不要向老師抱怨
現在很多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其實往往傾訴比較多,說自己對于孩子的哪些方面有擔憂什么的。在和老師交流自己孩子情況之前,家長應該多多思考應該怎么解決,之后把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簡單講給老師,而不是把老師當成傾訴的對象、當成知心大姐姐,一味地去抱怨,把問題都拋給老師。
如果家長過多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怨憤的話,不僅會令老師煩躁,而且對于孩子也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幫助的。所以在跟老師交流之前,家長首先就要有自己的問題和想法,把這些講給老師之后,同時再多聽聽老師的意見。
2、注意禮數與禁忌
10-10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在與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問題時,常常都是一種模式,那就是“孩子成績太差了,我家孩子該怎么學呢?”其實這也是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的,并且要找到詢問問題的關鍵,不然老師將會是應付家長的態度。
和老師怎么溝通孩子的學習問題
首先,開門見山,直達問題的關鍵詞
就比如孩子的語文成績差,那家長這樣說:老師,我們孩子語文成績太差了,怎么學呀?老師可能就會想,太差了也不是一天兩天差,還能怎么學?從頭學起唄。家長就焦慮了,那我們都六年級了,怎么從頭學啊?你們老師到底會不會教啊?
可實際上,家長只想表達,以目前的語文成績到底能不能考上重點中學?所以,家校溝通的問題上,雙方都要誠懇相待,因為老師的時間有限,能跟老師問學習問題,一定要保證快準穩狠。
其次,家長如果不知道怎么問,就問小細節
12-17 閱讀全文>
孩子如果在學校出現問題了,家長一定要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才能讓孩子快速提高成績,那么孩子出現問題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孩子出現問題怎么和老師溝通
1、家長要正確、真誠地表達感受,避免負面情緒
家長首先要學會正確地表達想法,真誠地去溝通,一旦發現自己帶有情緒了,就要暫時停止。要知道,如果家長的負面情緒滋生,容易和老師產生矛盾,不管矛盾是否激烈,受到影響的,一定是我們的孩子。
2、 關注具體的事情,積極反饋結果
和老師溝通的時候,可以一次聚焦一個點,這次是課堂聽課情況,改進一周后反饋給老師,下次再專注課后學習習慣,持續地溝通,會讓老師明確時間段內的關注點,減輕老師的負擔。時間長了,老師會感受到,這是位用心、很淡定的家長,他很看重老師說的話,一直在配合學校教育。
04-14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眼中,老師總是有很多不公平的行為,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誤會,孩子開始不喜歡某個老師,甚至討厭老師教的科目。這種現象的出現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孩子的錯覺,有的則是老師采用一種教育手段,公然偏向哪一個學生的情況很少見。因此,父母不應該在孩子一有情緒時就誤解老師的一番心意,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應該講究技巧。那么老師對孩子有成見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老師對孩子有成見怎么和老師溝通?
一、讓老師看到家長對孩子的關心。
有些家長由于孩子“不被老師喜歡”,心里也對老師產生了抵觸,不愿意和老師有過多的接觸。其實,這樣做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不關心孩子,從而生出“孩子的父母都不管孩子,我一個老師這么上心干什么”的想法。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家長要注意保持和老師的溝通交流,讓老師看到“這個家長對孩子真負責”,從而對教育孩子增加信心,更有動力。
當然,家長也要注意和老師交流的頻率,過于頻繁會影響老師的休息或者正常工作,反而讓老師心生反感,我的建議是一個月一至兩次即可。
03-24 閱讀全文>
怎么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就會發現,越是學習好的家長,就越是喜歡跟老師溝通。反而越是學習差的家長,越是不喜歡跟老師打交道。往往是老師不主動聯系,他們也不會給老師發信息,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
怎么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
1、要學會多表揚老師
在與老師溝通時,肯定是要先說好聽的,多表揚一下老師,這樣整個溝通的過程都會很愉快。
當然,表揚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要干巴巴地說什么“孩子最喜歡你”、“夸你最漂亮”啊,這些表揚不走心。最好的表揚方式是抓細節,細節最能打動人心。比如說“孩子前幾天看你感冒了,還給你畫了一幅畫,盼望你早點好”、“你上次讓他幫你發卷子,他特別開心”……這些抓細節的表揚才會讓人感覺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簡單地說好話。
2、不摻雜個人感情的描述孩子問題
03-18 閱讀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要想盡辦法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當然還包括和學校里的老師交流學習,共同教育好孩子。那么,怎么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
怎么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
首先,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老師是一種職業,生活中他們也是孩子的家長,或未來是孩子的家長。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一般會提前換位思考,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愛學生的,是“恨鐵不成鋼”的,說話的時候可能不注意選擇用詞,有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家長要認識到,批評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是老師認真履行職責的表現。合理的賞識可以給學生極大的促進,恰如其分的批評也能促使學生改正錯誤。家長對學校、老師的各種教育舉措,不要斷然排斥,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關心。
其次,要注意維護老師的威信。
03-18 閱讀全文>
究其原因便是孩子自信心不足,膽子小,缺乏陽光的心態,家庭教育不對等原因所致,現說說個人對這一問題的理解與看法。
孩子有問題不敢問老師怎么辦
孩子有疑問,但不敢問老師,該怎么辦?這一問題我從教三十年幾乎經常聽到、碰到、遇到。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現象?究其原因便是孩子自信心不足,膽子小,缺乏陽光的心態,家庭教育不對等原因所致,現說說個人對這一問題的理解與看法。
一、幫孩子建立積極向上的情緒人格。被愛的孩子更獨立,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可以少了其他,唯獨不能少了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孩子被愛就是幫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窮養富養不如教養。面對孩子有問題不敢開口向老師請教這一問題,家長應在日常的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家長應幫助并引導孩子練習口語表達和問題描述,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活動,信孩子一點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爭取。圈養與散養并重,自由與規矩結合。
三、和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在玩中做,做中玩,玩中學。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信的孩子最可愛。給孩子一件事情讓他們自己去完成,切忌家長萬事全包,切忌家長甩手不管這樣兩個極端。
03-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