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29
這次成績又沒考好,本想和孩子好好溝通,但孩子要么頂嘴,要么一句話也不說,真是氣死人了,本來工作非常忙,與孩子溝通時間也就相對非常少了,感覺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真的難以溝通了,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其實家長之所以會和孩子難以溝通,是因為溝通的方式有問題,存在溝通困惑,那么家長與孩子溝通存在哪些困惑呢?
家長與孩子溝通存在哪些困惑?
一、情緒對立嚴重。
大多數家長的情緒化比較嚴重,和孩子說不了兩句就會因為孩子頂嘴,而失去理智,原本好好地談話,都是以雙方激烈的爭吵而告終,不僅問題沒有解決,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產生了很大的縫隙。
這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并沒有站在自己的位置去思考,并不是真心地想幫他,而是想讓他以父母期望的方式去成長,所以才會以頂嘴的方式去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于這類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先學會去控制情緒,并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以傾聽者的身份去和孩子進行交流。
二、走不進孩子的心里。
03-22 閱讀全文>
我們若能與孩子好好進行溝通,也就不會存在親子緊張的問題了,往往是家長與孩子溝通不當,就會導致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要試著去孩子進行平等溝通,做到尊重孩子的隱私,那么與孩子溝通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
與孩子溝通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害怕溝通
其實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因為父母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溝通,就一直以被動的方式,等待孩子主動開口交流,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在不斷規避溝通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主動開口的次數,屈指可數。
2、指責埋怨型的溝通
指責埋怨型溝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責黑三角”,在這樣一個“黑三角”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指責對象,家庭問題往往在相互指責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歡而散,問題最終并未真正解決,成為一個未了結事件遺留下來。
11-07 閱讀全文>
現在的這個社會,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越來越重視家庭的教育,越來越多的家長明白家校聯合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每個家長會面對孩子的各種教育問題,對于家庭的教育存在諸多的困惑,那么家長教育孩子的困惑有哪些呢?
家長教育孩子的困惑有哪些
隨著孩子不斷地成長,他們的沒心也在發生也變化也在逐漸的成熟,到了一定的年齡時,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他們常常表現為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們感到厭煩,這時候家長跟孩子很難進行溝通,無法交流。這也許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遇到的一些困惑。
家長教育孩子應該怎么做
1、家長以身作則
10-08 閱讀全文>
孩子上學后,慢慢的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會跟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學傾訴,和家長的溝通少了很多。家長和學生聊學習,孩子又不耐煩,這讓想要多和孩子溝通的家長很苦惱,不知道該聊些什么。那么家長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哪些呢?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哪些
1、今天發生的事
睡前是最適合親子聊天溝通的相處契機,臨睡之前是孩子記憶力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心理需求上渴望得到溫暖的安慰,而臨睡之前的孩子,也會特別渴望家長的安慰和貼心交流。
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和交流的階段,抓住這個契機去和孩子溫暖聊天、交心交流,很明顯就是給孩子成長中最符合心靈的陪伴。
2、今天難忘的收獲
09-27 閱讀全文>
現在教育孩子是一個大問題,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疑惑,這時候家長就不知道給如何教育孩子了,那么對于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困惑呢?
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困惑
孩子有極速逆反心理,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孩子會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而且要是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孩子感到厭煩;孩子的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一生氣就開始撕書,摔東西,還有就是家長很難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
1、孩子沒規矩不能慣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所謂自由就是讓孩子在有規則的前提自由的活動。
08-09 閱讀全文>
孩子把寫作業當成了任務,負擔了,還是得好好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寫作業是把白天的知識復習一遍,可以在孩子寫作業時大人看看書,陪孩子一起學習,養成習慣。
孩子不完成作業家長怎么溝通
首先:要跟孩子劃分好界限。做作業,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做作業是孩子的事情,她的學習,做作業不是為父母做,明確這個界限以后,管好自己,學會不過分嘮叨。
其次:要學會讓孩子承擔后果。許多家長礙于面子,覺得孩子沒有做完作業,礙于面子,就沒有原則的幫助孩子。
孩子沒有承擔過后果,那么他永遠不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么孩子一定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第三: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讓孩子學會寫作業,克服學習作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前提。
03-26 閱讀全文>
在與孩子溝通之前,家長應該先冷靜下來,避免情緒化的行為和言論。家長應該聽取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為什么會使用手機,以及孩子使用手機的情況。家長應該明確自己的意見,解釋為什么家長沒收孩子的手機,并且說明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多長時間內戒掉手機癮。
孩子手機被沒收后家長如何溝通
孩子手機被家長沒收后,家長應該進行溝通。
因為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孩子受到家長的管制后會產生陰影,甚至怨恨。
家長需要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手機對他們學業和生活的負面影響,讓孩子明白為何要沒收手機,并給出具體的時間用來限制手機使用。
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扮演孩子的朋友,給予孩子指導和支持。
03-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