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8
自從孩子出生后,當媽的都經歷過相似的心理變化:從剛開始的溫柔耐心循循善誘,到后來的耐心全無動不動就沖孩子大發脾氣,遇到頑皮的孩子,有些媽媽甚至會去打孩子,這對孩子是很不好的。長時間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不敢和別人交流,有時候甚至會害怕與他人相處,那么媽媽沒耐心老打罵孩子怎么辦呢?
媽媽沒耐心老打罵孩子怎么辦?
1、跟孩子細心交流。
很多家長在說完孩子之后,雖然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去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對孩子吼叫時,孩子會變得非常弱小,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撇嘴不高興。
等到你回過味來,哪怕是加倍細心哄著孩子,孩子的心理創傷已經造成了。當你下次再有吼叫的意思,孩子就會擔驚受怕。與其這樣,還不如剛開始就跟孩子細心交流。
當孩子把某件東西弄壞之后,問問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雙方都了解后,自己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脾氣了。畢竟老發脾氣的女性,還可能變丑哦。
03-29 閱讀全文>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對孩子萬般寵愛,有的老人不像大家的刻板印象那樣,有的時候也會被慢慢消磨掉耐心,沖孩子發脾氣,有時時候甚至會動手打罵孩子,但是有些父母要忙于工作,只能將孩子交給老人帶領,對于奶奶老打罵孩子的情況也束手無策。
奶奶老打罵孩子怎么辦
首先溝通要認真,態度要真誠。父母們在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先把自己的憂慮和建議說出來,最后加上一些理論依據來佐證自己的看法。最后表明自己對長輩的尊敬,不是一種反抗和詆毀。
其次,要找對溝通對象。可能有部分老年人,目前思想觀念依舊十分傳統,所以這種固執性格的長輩們可以放棄,選擇那些溝通能力比較強,寬容度比較高,接受能力比較強的長輩們進行溝通。
還可以告訴她現在正確的育兒理念,老一輩人由于思想比較落后,依舊信奉“棍棒教育”,但是時代不同了,教育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現在的教育講的是尊重孩子個體,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對待,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獨立人格。
家長可以給奶奶分享一些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文章和例子,告訴她現在正確的方法是什么樣子,以及老打罵孩子的壞處有哪些,讓老人自己權衡利弊,相信如果不是那種十分固執的性格,她也是會進行改正的。
12-02 閱讀全文>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媽媽帶孩子的情況多一些,當母親的事情多了之后,就會經常對孩子沒有耐心。孩子們面對這樣的情況時,肯定是害怕的,家長們要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呢?
媽媽帶孩子經常沒耐心怎么辦
第一、避免過分的焦慮。家長對孩子滿懷期待,希望孩子聰明,學習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如果感到孩子和其他孩子有差距,就會比較焦慮,對未來產生懷疑,這樣媽媽帶孩子可能就會經常沒耐心。
多看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優秀,也相信孩子是普通人,如果孩子比我們家長強,就應該感到欣慰了。鼓勵孩子,孩子會激發出更大的力量,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第二、讓自己明確知道,自己不是萬能的。知道自己不是萬能的,就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并且學會相信家里人,把部分事情讓其他人去做。
人的精神壓力過大,也會產生非常大的挫敗感,這時候你對自己都沒有耐心,更何況對孩子呢?媽媽不是超人,這是每個力求完美的媽媽都應該告訴自己的。
02-06 閱讀全文>
總是打罵孩子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在有些事情做的不對的地方,作為家長應該很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要用語言去跟孩子溝通,不能夠用行動去打罵孩子,因為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容易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一些缺陷。所以每次想要打罵孩子的時候,要先忍一忍,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
第一步:要學會了解自己。想要改變孩子,就要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不成為一個情緒失控的家長。
自己要意識到打罵孩子,頂多只有發泄自己情緒的作用,但對于事情的根本絲毫沒有幫助。如果能用擁抱來平息怒火,那就立刻放下你舉起的手。要知道你怎樣處理情緒,孩子將來就會學你怎樣來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如果實在控制不住,就暫時離開,找些別的事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直讓自己和抱著對立態度的孩子處在同一空間,最后肯定會有一場大爆發。
第二步:就是找原因。
要找到那些容易讓自己發脾氣,打罵孩子的日常因素。并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去了解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為自己做一個打罵孩子的表格,劃分成日期、打罵時長、打罵原因、最后處理方法等幾大項,每次自己打罵孩子,或者有這種沖動的時候就填進去。在自己情緒穩定之后再去整理表格。這樣就能大致清楚自己會常常因為什么問題而對孩子產生不滿,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做預案。
比如,如果你經常因為孩子不收拾玩具而生氣,那么可以找方法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好玩開心的事情,或者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孩子整理好,媽媽及時鼓勵和夸獎孩子,讓她建立收拾玩具積極的心理。
01-10 閱讀全文>
孩子做錯事,是應該教育的。當然,教育的方式不應該是打罵。如果媽媽控制不住情緒,已經對孩子打罵了,事后又覺得后悔,那么就跟孩子道歉,承認自己的方式錯了。媽媽先道歉,然后再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父母的轉變也需要時間,不要過分自責,覺得是自己的錯。打罵以后我們還有補救的辦法。一定要自己平復下來,該和孩子道歉就道歉,這樣孩子也能學會道歉沒什么丟人的。道歉后跟孩子溝通,切記不要變成講道理、說教。
雖然家長打孩子是錯的,要給孩子道歉,但畢竟最開始的錯是在孩子身上,這時候家長可以邊道歉邊語氣溫和的給孩子講清楚,孩子到底錯在哪了,讓孩子明白因為自己的錯誤才使爸爸媽媽生氣,這種行為是不招人喜歡的。這樣孩子才能記住教訓,記在腦子里,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當打完孩子后,我們也可以許諾孩子一些好處,孩子小時候是很好哄得,只要給一點點的小禮物或者小獎勵孩子就能高興起來,這樣孩子很快就能轉移注意力,做到最快安撫好情緒,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
對家長有以下三個建議
1、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生下來后第一位老師,也是今后影響孩子深遠的老師。不要給孩子起負面效果,比如,經常喜歡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
01-10 閱讀全文>
小孩子沒耐心暴躁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情況,主要是家長不會教孩子,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還要惹孩子生氣,或者是平時家長就不注意照顧孩子的情緒,所以孩子才會養成這樣的性格,那么,小孩子沒耐心暴躁怎么辦呢?
小孩子沒耐心暴躁怎么辦
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使父母,也無權要求他們事事按照你的意愿來做,即使你是為了他好,強加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鼓勵寶寶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已的想法和意愿,當他用好好說的方式提出合理要求時,家長盡量滿足。提倡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孩子會很獨立、樂觀,也會有比較高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絕不溺愛(會導致孩子比較自私、沒有規則意識、不聽話)、冷漠(會形成反社會的性格)、專制(孩子很可能會有暴力傾向)。
對于小孩子沒耐心暴躁,家長要盡量做到始終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維、判斷的混亂。處理同樣的事件要給出同樣的標準,如果你今天允許孩子這么做,明天沒有任何理由卻告訴他不行,就會造成混亂。你或許會忘記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絕對不會忘。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的命令很難貫徹。
很多小孩子都喜歡無理取鬧,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或得到某些獎勵,起因有很多。比如有些小孩子不喜歡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時候,他就故意搗亂或吵鬧;有些小孩子不讓父母離開,爸爸媽媽急著去上班,他就是不讓等。
04-18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認識到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這其中不只是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還要讓他們明白,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于沒耐心脾氣暴躁的孩子家長要加以引導,幫助他們正確的看待事物。
孩子沒耐心脾氣暴躁怎么辦
第一、既然孩子都已經開始發脾氣,那父母此時采取“以暴制暴”,完全沒有效果。尤其是現在孩子都帶有叛逆心理,父母的壞脾氣,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生氣,做出更多無力的舉動。不如暫時收起打罵,用耐心的態度去引導,還能減輕孩子的焦慮和煩躁。
第二、即使孩子的某些做法影響了事情的進度,家長也要從實際出發,有理有據的規勸和教育孩子,而不是盲目的催促和謾罵。遇事也要提前告訴孩子,讓孩子有思想準備,在孩子磨蹭的時候,催促孩子語氣和態度要平和,不要讓家長的急性子不知不覺影響到孩子。
第三、父母要有意識的給孩子足夠時間和空間,讓孩子慢慢的去做,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好了,別忘了及時給予鼓勵和贊許,讓孩子在滿足中變得越來越自信。
第四、培養孩子的耐心,家長也需要注意,在開始一項新的活動之前,要讓孩子對正在進行的活動有個了解,不能讓孩子養成半途而廢的習慣。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跟孩子約好這件事必須耐心地做完;如果沒有完成不僅需要補上沒做完的,而且還得再增加時間來處理相關的事情。
04-1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