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
很多人都會說:家就是自己的避風港。家是溫暖的,安全可靠的。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跟自己的孩子說:不用怕,就算天塌下來,我們都幫你扛著。孩子有什么事要跟爸爸媽媽說呀。然而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說。
為什么孩子有事不敢和家長說?
1、父母經常打罵孩子
孩子不敢說實話大多是因為恐懼,在孩子小時候遇到了問題,想要跟父母傾訴時,不是被父母打擊就是被諷刺:“你看別人也沒有你這么多事…”“你咋事這么多!”
孩子被罵的次數多了,也長會記性。他們越來越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爸媽不會幫助他。
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敢跟父母說,這三個原因值得深思
03-08 閱讀全文>
孩子為什么不敢跟家長說真話?家長對孩子的過于忽略往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些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當孩子想要和父母分享一個秘密或者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以忙為借口,或者是不讓孩子講述出來。長此以往,家長在孩子面前就沒有什么存在感了。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孩子不會選擇第一時間告訴父母,而是選擇不說,或者即使家長問孩子也不會實話實說,會搪塞過去,不愿意和父母交心,把事情埋藏在心里。
孩子為什么不敢跟家長說真話?
一、擔心受到批評。
大部分的孩子在犯錯時不敢跟父母講都是因為擔心會受到批評,他們對于父母懷有怯意,不敢犯錯。一旦自己做錯什么事,就會各種找理由。
二、出于對父母的愛。
有些家庭的孩子比較早熟,很早就能體會父母的辛苦,不愿意給父母增加負擔。平時覺得父母工作忙,就會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不給父母添麻煩。當自己犯錯的時候,就更加害怕,不敢承認,擔心會讓父母為難。很多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孩子可能會有這種行為。
02-26 閱讀全文>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是孩子自主行為的表現,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敏感期。想從大人管教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這時如果認為孩子不乖,強迫孩子按著大人的意愿去做事就大錯特錯了。
孩子為什么不聽家長的話原因
首先,自我意識的覺醒
隨著生命歷程的推進,孩子們逐漸從懵懂無知的幼兒時期走向獨立自主的青少年階段,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擁有屬于自己的思想和判斷力,不再像幼年時代那樣全然依賴于父母的建議和引導。相反,他們更渴望可以親自做出決策,展現個人獨特的性格及品味。
如此一來,面對父母的發言時,他們可能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干預和限制其自由的壓力,甚至會誤以為是父母對自身能力及價值的否定,進而導致情緒上的反感和強烈的抵抗。
其次,認知能力的發展
02-22 閱讀全文>
家長一直打罵孩子會造成孩子的厭反情緒,孩子被打皮了,打就沒有作用了,會讓孩子變得叛逆,更加不好管教。而且一直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心里負擔,讓孩子失去信心,不愛溝通,造成性格內向。
家長打罵孩子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1、心理陰影。家長越是打罵指責,孩子就越是害怕父母,想要逃避,孩子的心理陰影也就在無形之中生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也影響到孩子的將來。
2、暴力傾向。打罵孩子,孩子只會一時表面服從,心里反感,其至也學著以打罵對待別人。
3、影響成長發育。孩子的身體要經常被打到,對發育不好。身體分泌恐懼和害怕的因子,抑制有益因子。長期在恐懼情緒下長大的孩子,要比在和諧有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4、扭曲性格。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養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膽小怕事、沒有自信心、做事沒有主見、情緒不穩定、別人的感受不會很在意。也可能,膽大妄為。
10-18 閱讀全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家長總是會開出一些“空頭支票”,答應孩子會給予他們一些獎勵,但是等孩子真正完成之后,又不愿意兌現自己的承諾,這無疑是對孩子信任的打擊,但是很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騙孩子有什么危害。
家長騙孩子有什么危害
1、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煩惱,有些事情就需要和父母交流。如果父母有欺騙孩子的前科或者有深深地陰影,那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支持和理解時,就不會把父母當成最信任的人去交流,父母有一些正確的意見也不會聽取。
2、孩子耳濡目染各種各樣的哄騙,必然潛移默化受影響,然后依樣學樣,不知不覺中,孩子也學會了說謊,而且對說謊沒有羞愧感。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將會有不良的后果。
3、面對總是哄騙自己的家長,孩子自然選擇不再相信。他們不再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不再提出自己的訴求,與家長的關系也不再親密,漸行漸遠已不足為怪。
4、家長如果經常性的忽悠孩子,這不但失去了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同時也會失去對他人的信任感,孩子會因為家長的忽悠而變得不敢輕易相信別人,同時也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
12-26 閱讀全文>
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最常見的一句話大概就是“我是為你好”,用愛的名義,總是控制孩子。這不僅會讓他覺得壓力很大,父母自己的情緒可能也容易有波動。因為當孩子反抗這種想法時,父母往往會受傷很深,情緒也容易失控。
家長為什么總想控制孩子
1、總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好的
其實從一開始,父母就打定主意來“控制”孩子的人生了。因為從孩子出生起,我們就想著以后選擇什么幼兒園,要不要買學區房,上什么小學,學什么特長等等,父母總是在替孩子計劃著。
所以其實從一開始起父母就處于一個焦慮的狀態,當孩子來臨時,我們總是怕他輸在起跑線上,總是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東西,總是想著孩子可以按照我們設定好的人生軌跡來行走。
2、不相信孩子
12-05 閱讀全文>
大多數孩子都有被家長責罵的經歷,有時還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比如吃飯的時候很慢,又或者睡覺不及時等等。很多家長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此在這些小事上開始大發脾氣,總是罵孩子,養成了習慣。那么家長為什么總是喜歡罵孩子呢?
家長為什么總是喜歡罵孩子
1、缺少欣賞的眼光,家長看待問題、看待孩子時,總喜歡用挑剔的眼光去審視他們,平時要求很高,做事兒追求完美。
2、夫妻關系緊張,成年人心中的怨氣,無處釋放,長期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作為父母的一方,或雙方就在潛意識里找突破口,把無形的怒火發泄到孩子身上,解決自己的內心壓力。
3、孩子老是犯錯誤,父母缺少耐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犯錯,家長有時就會缺少耐心指導,進行簡單粗暴地大聲呵斥。沒有耐心地批評、呵斥,會讓孩子一直找不到正確的方向。
4、父母在外面工作時,受到了批評和傷害,也得不到夫妻另一方的理解,看見孩子有做得不順眼的事兒,就開始發飆,表面是批評孩子。這其實是成人心理自我解壓,但解壓方式不對,傷害沒有治愈,反而又產生了新的傷害。
12-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