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
想要孩子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就必須要營造好家庭環境。例如,孩子的房間要保持通風;不能有高分貝的噪音來干擾;書桌上不要有太多玩具;燈光要柔和等,這樣做才會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先要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再把它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期間,你一定也要參與其中。如果還不知道孩子的興趣有哪些,那么你就要讓他嘗試著去做不同事情,來發現自己的興趣。在這期間,他們會不斷的學習知識,一旦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就會很快進步的。
學習包括方方面面……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呢?
第一:比如讀書的興趣,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騰出一個房間當書屋。家長茶余飯后的休閑時光,如果能主動拿起書本,相信長久的耳濡目染,孩子也會愛上讀書!
第二:在校學習課本知識。家長要及時和老師做好溝通,便于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比如他不會不懂的知識點,回家后要再次講解鞏固。千萬不能一點不會就過,落下的越來越多。當孩子會了,懂了,他就更有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了!
第三:要多去告知他學習的課本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比如車輪做成圓形的,是利用圓形在滾動過程中圓心恒定在一條直線上……讓他從生活中發現學習的樂趣!
01-20 閱讀全文>
不愛學習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我們都沒辦法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當年熱愛學習。無論是從現實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學習本身出發,對于學生而言,學習都是一條必經之路,那么如何能夠走好這條路,今天看看孩子不愛學習的最佳教育方法,父母的言談舉止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孩子不學習的這段時間內,父母最好做到以下的2要、3不要,既能加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還能將學習效率翻上一倍,提高孩子成績。
2要: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現在大多數父母下班回到家之后,最習慣性的動作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機;而導致孩子時常被手機吸引,更加無法專心于學習。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時,最重要的不是時刻監督孩子,而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在一旁專心忙自己的工作,引導孩子沉浸于學習當中,提高學習氛圍。
2、制定獎勵機制:對于很多孩子來說,處在當下的情況是無法理解學習的必要性,所以要想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獎勵機制是最好的方式。可以提前與孩子約定好學習目標,然后確定獎品的種類(以孩子的喜好為主),最重要的是,要信守承諾,當孩子達到目標時,及時兌現獎勵。
3不要
07-25 閱讀全文>
現在家長都為孩子學習的事情操碎了心,孩子不會學習,不想學習,每天都正常上學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時間一長孩子也不在乎了,佛系了,考多少分感覺都是無所謂,這樣下去以后可怎么辦,那么做為家長怎樣教育孩子學習呢?
怎樣教育孩子學習
1、做好溝通
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要試著和她們溝通,告訴她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溝通起來就很好,你說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2、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05-13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不想學習、不愛學習,家長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雖然道理講了很多,但沒什么用。罵也罵了、吼也吼了,甚至打也打了,但孩子非但沒有好好學,反而更討厭學習了。那么,怎樣解決孩子不愛學習?
怎樣解決孩子不愛學習?
第一、讓孩子自己動手做
孩子能自己動手做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吧!像是平時的例行作息、吃飯、褶衣服等,讓孩子試著動手照顧自己,這樣不僅可以養成孩子的責任心及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
第二、適度允許孩子犯錯
要保留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關鍵在父母身上,大人的態度是阻斷孩子“主動學習”的最大因素。“從錯誤中學習”是促使孩子主動學習的最大動力,同時也是使孩子保有勇于探索精神的最大助力。所以面對孩子犯的小錯誤,家長不妨睜一眼閉一只眼。
03-28 閱讀全文>
只要是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內在的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孩子就會愛上學習,那么家長該怎樣引導呢?
怎樣引導孩子愛學習
1、共同參與,營造氛圍
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個有愛和諧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身心愉悅,專注力強,學習效率高。
反之家人無休止的爭吵,過度管控孩子,過度注重試卷分數,孩子精神壓力大,身心受到干擾,就無法專注地投入學習中。
孩子在學習時,不要打擾孩子,不要時不時叫孩子吃東西,表面上是在關心孩子,實際上是在打擾他們,非常影響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很容易打斷他們的思路。
02-24 閱讀全文>
當孩子出現抵觸所有跟學習有關的事,父母們可要當心了,此時孩子可能已經不愛學習,需要好好跟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
孩子不愛學習怎么教育
1、良好關系是讓孩子學習的基礎
家長想想如果您跟您的孩子關系不好,那么孩子還愿意跟您溝通嗎,都不能溝通家長怎么去引導孩子呢!
2、培養興趣是讓孩子學習的關鍵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如果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我們家長是沒有辦法讓孩子學好學習的。
01-19 閱讀全文>
在與叛逆期孩子交流時,我們需要敞開心扉,積極傾聽和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情感,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肯定,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叛逆期的小孩子該怎樣去溝通教育
1、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以硬制硬是對叛逆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不要脾氣一急就開始對孩子打罵,把原本要好好溝通的計劃拋諸腦后。此外,和孩子溝通最好在孩子也冷靜時,再進行溝通,效果更好。
2、在溝通中多觀察。溝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爸媽而焦急擔憂的角色里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么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溝通。
3、堅持試驗、不斷溝通。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往往都是父母占主要地位,孩子則是聽話的一方。孩子長大后,父母就要采取雙向溝通的試驗,把角色轉換過來,當孩子的傾聽者,聽聽孩子心里的想法,包括對大人教育的看法,而父母從不斷的溝通中總會發現有效的解決方法。
4、交換角色,同理心。與人相處,有一顆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對方的難處,自然就不會有怨恨的態度,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溝通中關系自然就比較融洽。
04-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