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5
孩子在外面要獨占玩具,二寶家庭孩子們搶玩具,這讓很多家長頭痛不已。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擁有樂意分享的良好品質。但是孩子的行為總是讓人很失望。今天我們來聊聊讓孩子學會分享的話題。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辦:
1.在孩子2-3歲的時候,知道孩子的“物權意識”在萌芽,對于物品敏感。寬容對待孩子的“霸道”和“占有欲”。
2.在孩子3-4歲的時候,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首先要讓孩子多多體會“被分享”,不要強求孩子做到如你一般的主動分享。
3.當孩子在“被分享”中感受到了父母的愛意和接納,引導孩子總結“被分享”的感受。孩子一般都喜歡和照顧他感受的人一起玩。比如你可以問孩子“你最喜歡和誰一起玩積木?”“是因為和媽媽一起玩的時候,媽媽會主動的把好看的積木給你是嗎?”“媽媽不會和你對著干是嗎?”“媽媽把積木給你,很照顧你的感受是嗎?”
4.引導孩子“交換玩具”或者“輪流玩耍”。做好了上述鋪墊之后,大概在5歲左右,在玩游戲的時候,引導孩子交換玩具。孩子一般就能做的很好了。
03-31 閱讀全文>
關于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問題,家長不要視而不見,孩子的這一習慣關系到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人與人相處中互相幫助,有來有往才是正常的。不分享一般就代表自私,而自私的孩子會失去很多本該擁有的東西。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孩子不愿意分享,并不是孩子自私,不懂事,而是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分享是一種美德,父母應該支持孩子分享,但是分享也是一件自愿而為的事情,孩子通過分享應該體驗到快樂,而不是委屈。
面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面對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沒有太多的耐心,有些人會粗暴地從孩子手中奪走他想保護的東西,對孩子進行說教或懲罰。
對于孩子不愿意分享,父母要明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批評和懲罰。當一個孩子還沒學會如何與別人協商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有足夠多的耐心,幫助他們學習“分享”這項很重要的人生技能。
多和孩子分享你的東西 如果家長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樂于向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孩子就會在使用和歸還物品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鍛煉。慢慢地,他會主動與你分享他的東西。
06-16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愿意分享,哭鬧,撒潑也要保全自己的東西不被別人搶走,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孩子是有些自私了,一般人都不愿意跟這樣的孩子相處,但是孩子這樣自私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
孩子不愛分享是有原因的,父母如果不關注孩子的內心想法,一味的要求孩子去分享,孩子也許會照做,卻不會理解這么做的原因,更不會理解父母的用意。
對于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大人不理解玩具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在大人看來不值錢的玩具,在孩子眼里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并不是通過一件物品的價格去衡量它的價值的。
對于孩子來說,他的玩具汽車和你的汽車一樣貴重。那么家長們捫心自問,你會把自己的汽車分享給別人嗎?
分享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使快樂增大,它使悲傷減小。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分享的過程中獲得好處,即是增強孩子的收益意識。比如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時,彼此都喜歡對方的玩具,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們互相分享彼此的玩具。
06-15 閱讀全文>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有的家長過于擔憂:我家孩子不愿意和別人分享,將來會不會越來越自私? 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分享并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品質,需要經過后天的練習才能學會。在孩子還沒學會分享之前,爸媽要做的不是指責他自私,給他貼上各種標簽,而是要慢慢引導他學會分享,樂于分享。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1、面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面對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沒有太多的耐心,有些人會粗暴地從孩子手中奪走他想保護的東西,對孩子進行說教或懲罰。父母首先要明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批評和懲罰。當一個孩子還沒學會如何與別人協商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有足夠多的耐心,幫助他們學習“分享”這項很重要的人生技能。
2、準備多個玩具,轉移注意力
通常在孩子3歲以前,他們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一般都不愿意分享給對方。為了避免孩子們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可以提前準備很多個玩具,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通過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處于爭執中的孩子對其他玩具感興趣。
03-14 閱讀全文>
恐怕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家里的孩子遇到什么好吃的,總是不舍得跟大人分享,就愛自己吃獨食。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因為這樣的事情而思考過。小孩子不愿意分享食物怎么辦?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食物怎么辦?
1、榜樣示范,父母是孩子的最好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識的去做一些分享行為,比如洗好一筐水果,先拿給其他長輩,然后讓孩子拿起水果看他先給誰。
如果孩子先給了家長,那就一定欣然接受,并且要表揚他;
如果孩子拿起來水果自己吃了,家長既不要一笑了之,也不要批評,可以講一些小故事去教育他。
03-14 閱讀全文>
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不僅別人會覺得快樂,自己也會覺得開心。所以分享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如果孩子的分享是在家長強迫的情況下進行的,那么他們將不會感受到這份快樂,甚至還會覺得痛苦。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1) 讓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則尊重孩子的意愿,告訴另一方:“很抱歉,Ta不同意”,“不好意思,Ta還沒有準備好”。切忌家長說了算,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給他人,強行指令孩子“一起玩”。
(2) 在家里,讓孩子分清每個物品的所有權,未經許可,不能隨意翻動其他人的私人物品,包括父母親的物品。在外邊,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對方同意,并確保使用時愛護好它。
(3) 幫助孩子學會遵守“輪流”“等待”等規則,比如,家長可以在家跟孩子“輪流”玩游戲。搭積木,孩子搭一塊,你搭一塊;拼圖,孩子拼一塊,你拼一塊;輪流抱泰迪熊,孩子抱著Ta的泰迪熊,然后把它給你,讓你抱一下,然后還給Ta。在戶外游樂場,很多小朋友輪流玩,誰先拿到誰先玩,后來的小朋友要等待。
(4) 出去時,多帶一些玩具,包括一些孩子不那么在意的玩具,首先讓孩子學會跟同伴交換玩,有助于孩子逐漸學會分享。
03-14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不僅不會與人分享,在性格上也比較自私冷漠,在人際交往中也會因為性格的原因很難交到朋友,驕傲放縱,遇事不講道理,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1、可以寵愛孩子,但不要去溺愛孩子。
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但對孩子的愛,不要超過寵愛的界限,無條件的去滿足孩子的要求,會讓孩子逐漸迷失本性;無條件的站在孩子這邊,會讓孩子自我意識過剩;無條件的承認孩子,會讓孩子喪失對與錯的認識。
家長對孩子的寵愛,要有條件,對孩子的要求要建立在孩子的表現狀態之下,以獎勵的方式,送給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要率先讓孩子去認識到錯誤(不能有外人在,以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在外人面前站在孩子面前,去承認孩子的錯誤,并替孩子承擔錯誤,在家讓孩子去認識并反省錯誤;承認孩子的前提,是孩子優秀,說話做事以及處理問題時是正確的,而不是無論對錯都去認同孩子,只有家長指出對與錯,孩子才能認清并了解。
2、引導孩子感受分享帶來的樂趣。
03-1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