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7
小學生如果有心理問題的話,最好是家長和老師共同解決,看是什么出在哪里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坐下來和孩子好好的談一談,這樣的話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如果說是在學校問題多一點的話,家長要及時的和老師溝通,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應該也是多少知道一點的。
小孩子心理疏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入手:
1、提供健康溫馨的環境:了解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慮,還是應急性的心理障礙等。可以針對孩子自身特點,采取個體化的心理疏導方法。首先要給孩子提供溫馨、寬松、舒適的家庭環境,在家庭氛圍中盡量不要過多言語訓斥或肢體打罵,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夠溫馨幸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才能夠最大限度讓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2、給孩子樹立自信心,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原因,找到針對性辦法,不能一味訓斥或打罵,當自信心提高后心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3、如果家人疏導不了,也可以帶孩子找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情境化談話聊天。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他有心里障礙需要找老師進行疏導。以免孩子被帶上“心理疾病”的陰影。通過沙盤游戲、青少年品格訓練營等方式化解孩子內心深處的陰影。
01-11 閱讀全文>
中小學生因為身體和認知發展的不平衡,很容易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長時間積壓在心中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初中階段,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今天就盤點一下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如果出現再孩子身上又該如何應對。
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1、厭學心理。有厭學傾向的學生,主要特征是對學習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經常逃學或曠課。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學習能力低下,把自己看成學習上的失敗者,常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學習活動,只是在教師和家長的施壓下勉強學習。
2、依賴心理。很多人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溺愛、嬌寵,缺少獨立意識、環境適應能力和突發事件應變能力,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家長。
3、孤僻心理。主要表現是喜歡獨處,情感內斂,不愿與他人接觸,沉默寡言,內心壓抑、苦悶。這種心理往往嚴重影響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間的心理隔膜,影響人際交往。
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
02-18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在發現小學生說謊以后,都會控制不住打罵孩子,或者是責備孩子,孰不住這樣只會讓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說謊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體現,所以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再去正確引導。
小學生說謊的心理分析
1、逃避懲罰。孩子做錯了事,怕被父母責備而說謊。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時,說謊是最常見的事例。有的家長過分嚴厲,動輒打罵,孩子見了父母就像老鼠見了貓。這種生活環境之中的孩子往往通過說謊來逃避。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并且在不知不覺中加以模仿。
2、獲取認同。獲取他人認同與社會認同,這不管是對于大人與孩子都是一種心理需要。有很多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在描述一件事情時,并不會真實的描述,而常常摻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
3、滿足自我需要。小學生喜歡表現,喜歡受人關注,有些學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在某些方面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有些學生為了表現自己,讓別人對他產生羨慕心理,便編造謊言。小孩其實很單純,說謊也許只是為了能引起大人注意,期望通過被別人贊美來滿足自我情感的需要。
4、撒謊才能達到目的。愛說謊的孩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卻總能騙到糖吃,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得到過好處,以后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們知道直接說出理由,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比如說不想上學,想吃兩個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過耍點小聰明來達到目的了。
07-26 閱讀全文>
小學生厭學問題及對策研究?一些孩子因為過多的學習壓力,家庭變故或生活環境負能量過多產生心理疲勞,表現出對學習失去興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沒有了以往活潑開朗的性格表現。學習態度很不正常,做事馬虎敷衍,作業不認真及時去完成等情況,這些都是厭學的表現,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小學生厭學問題的對策:
有人說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這是有道理的,平時和孩子缺少有效溝通的家長,當孩子遇到挫折,成績倒退,家長不由分說對孩子一頓說教。
孩子本就對挫折失敗不明其理,被家長過激言行刺激之后,更加逃避學習。因此開導厭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當然親子關系并不是一直保持很好的親子關系,親子關系不能是討好關系,親子關系出現正常的波動是完全可以的。家長和孩子之間需要不斷磨合。良好的親子關系即使出現波動,也是螺旋向上的。
不過分溺愛孩子。多鼓勵認可孩子,提高孩子耐挫力。積極鼓勵孩子,勇敢克服困難,即使遇到失敗,也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對自己的狀態,行為進行更好的調整,讓孩子對自己有更多自信心。
03-09 閱讀全文>
小學生厭學的原因與對策怎么改變學生厭學心理。小學厭學對后面的發展是不利的,對于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孩子厭學怎么辦?要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弄清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快樂學習。
小學生厭學心理的原因:
1、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2、學生本身也會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求上進或 學習方法不當,考試遭受失敗而產生的厭學心理。
3、在極度焦慮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強迫癥。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沒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擺脫也擺脫不了,非常苦惱,使注意力無法集中。
有時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無主見,就像被思維控制一樣,昏暈而過,迷茫糊涂,而這種強迫癥,是不會貼附在學習上的。
02-26 閱讀全文>
小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都非常有限。所以,疏導小孩子不能講大道理,他們也不會理解。應該通過故事和游戲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其中蘊含的道理。
比如由于小孩子說謊被家長批評,他們可能會非常不開心,也不理解為什么家長會生氣。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建立起是非觀念。如果給他們講狼來了的故事,他們就會通過故事看到行為和結果之間的聯系,就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會一直沉浸在難過的情緒中了。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1.厭學心理
學習是學生在校最重要的環節,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可以拓展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但是當前的小學生受外界不良元素影響比較多,加上他們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一旦被外界事所吸引,其對學習的專注力就降低了。所以,當前小學生厭學的人數較多。不愛學習的學生,不僅無法掌握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知識,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必須引起家長的密切關注。
2.自卑心理
01-11 閱讀全文>
與孩子進行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并給予積極的解決方案;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學校和老師進行溝通,尋求幫助和支持。
小學生厭學心理疏導基本方法
1、聆聽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與孩子交流時,要耐心傾聽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不想上學的原因,尊重他們的感受,不要輕易地批評或指責。
2、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教育孩子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3、調整孩子的學習壓力。如果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可以幫助他們適當減輕課業負擔,調整學習計劃,鼓勵他們多參與體育、音樂等課外活動。
4、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及時表揚和贊美孩子的努力和成績。
04-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