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孩子有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就哭鬧,而且她們也不知道怎么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這個時候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辦,那么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家長怎樣去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好呢?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1.讓孩子喜歡自己,認同自己
家長是孩子的模范,家長首先要做到讓家庭是一個溫馨的家庭,用欣賞的眼光鼓勵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能夠自我認同,獲得安全感,讓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
2.讓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
平時家長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緒的時候,通過親子之間的對話讓孩子正確認識各種情緒,說出自己內心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自己的情緒及發現自己情緒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緒敏感度。
3.讓孩子體驗情緒,洞察他人情緒
我們可以透過說故事編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感覺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圍的人、事物,來引導孩子設想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如果孩子在表達情緒與控制情緒之間取得平衡的話,便能以建設性的態度表達強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對自己、對他人有傷害的情緒表達方式。
4.幫助孩子復盤,多次練習好用的情緒管理法
當孩子哭累了,或者想通了些之后,他們往往就會變得平靜甚至返回愉悅的狀態,此時家長可以正式和孩子開啟雙向的溝通。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去回顧,剛剛他們那么難過、痛苦的時候,他們自己是怎么克服過來的。既省心又有效,用這三步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趕緊學起來吧。
其實長期壓抑孩子的情緒,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最怕孩子是為了別人,而忽視了自己真實的感受,甚至放棄自己。所以家長在遇到孩子情緒不好時,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這樣有利于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