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費盡心思,但是不少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不體諒父母賺錢的辛苦,不愿意幫父母分擔家務,對父母的付出熟視無睹,不知道如何心疼父母……這讓做父母有些傷心,也開始擔心自己老了之后孩子不知道感恩,不孝順父母。那么,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辦呢?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辦:
第一,自己必須懂得感恩,為孩子做出表率。
可以說給孩子聽。注意,這里可不是指專門說給孩子聽,那樣他會認為爸爸媽媽又在嘮叨,立刻就會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第二,可以做給孩子看。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為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家長是否真的知道感恩?是否真的做到感恩?如果您做不到,怎會奢求孩子做到呢?
第三,家長一定要真說真做,做的比說的更好。
給孩子講到某某人曾經對自己有過幫助,要回報人家,說完了一定要盡快去做,而且做完之后要與家人分享,講自己的感受和感動,講對方的仁愛與寬容,等等,要讓孩子切實感受到人間真情的溫馨和溫暖。做,也不是做一件事就算,也應該接二連三地做下去。
第四,必須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長的辛苦,便不會珍惜家長的勞動,也不會體貼和安慰家長。因此,我們加班到深夜回家時,不用掩飾自己的疲憊;早上為孩子起早做早餐時,不用背著孩子打呵欠……這樣,孩子會慢慢地變得理解家長,珍惜家長的勞動成果,珍視父母的養育之恩。他會越來越懂事,主動地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會越來越知道感恩。他會懂得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己不能坐享其成,而應該努力爭取,回報父母。
第五,過猶不及,對待孩子也是這樣。
父母對孩子在物質、精神等各方面給予過多,往往導致孩子對他人的善意、付出由習慣變成了麻痹,乃至滋生出了任性、無理甚至得寸進尺。對待孩子,應該寵愛但不過度,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犧牲自我。要學會放手,舍得讓孩子吃苦。
第六,學會尋找教育契機。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相反,則徒費工夫,徒勞無益。教育孩子也是這樣。
第七,充分利用各種節日進行感恩教育。
這里的“教育”,并不是非得鄭重其事的對孩子講解、訓話,而是如春風化雨一般澤潤孩子的心田。比如春節要帶著孩子給長輩送禮并表達感恩之情;教師節要讓孩子親手制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愿;父親節和母親節,無論自己多么忙,家長都要給雙方父母買禮物,送祝福……等等。家長做到這些,并讓孩子進行切身地體驗和感受,對孩子的教育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