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行動力也叫執行力,當一個人的行動力慢下來,就說明這個人可能在走下坡路。當孩子出現行動力慢的時候首先我們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效率肯定不高,因此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行動力慢怎么鍛煉?提高孩子的行動力,讓孩子更高效的生活。
孩子行動力慢怎么鍛煉
1.體能教育必不可少
許多孩子只知道埋頭學習,身體素質跟不上,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那么體能不足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什么?是情緒不穩與精力不濟,這都直接將導致意志力的薄弱,從而降低孩子的行動力,削弱他們必須依靠行動而建構起來的能力。
不適應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精力有問題,體能體質不良,則必定使得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家庭教育中,家長能做什么?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提升體能才是根本。
2.多用引導性詞匯而不是命令
父母要把身段放下來,不要處在高于孩子的地位上,用溫和的方式對孩子說話,讓孩子幫助自己做事情。這樣孩子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對父母來說是很重要的,找到自身價值。
3.做好時間規劃
有些孩子時間觀念比較薄弱,主要是沒有時間意識,家長就要首先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弱化時間的抽象性;其次要幫孩子做好時間規劃,教他們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排序,在執行時也嚴格遵守自己的計劃,這樣才能保證任務的圓滿完成。
4.幫助孩子制定目標
在孩子還沒有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之前,家長們要協助孩子制定小目標,將孩子本來不感興趣的事情逐一細化,用完成小目標的成就感激發孩子的行動力;
而且將目標細化還可以增強孩子與任務之間的“聯系”,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事物本身對理解,在之后碰到同樣情況是就會有一個較為完善的處理方式了。
孩子行動力慢的表現
1.時間觀念差
孩子總是把“再等等”掛在嘴邊,把要做的事情無限后延。行動力差的孩子普遍時間觀念不強,缺乏對事情的有效規劃;而且不會在上一次的失敗后得到教訓,哪怕吃虧也沒有任何改進。
2.愛找借口
“我就是整理下小書柜,沒有不想寫作業”,在孩子眼里“收拾書桌”可以成為不寫作業的理由,爸爸媽媽聽了這個原因,就不會責備自己了。不難發現,行動力差的孩子面對家長的詢問時,第一反應就是找借口推脫,用來掩飾自己的拖延。
3.容易依賴家長
行動力差的孩子任務完成的能力比較差,臨近最后期限的時候就會格外手忙腳亂,需要家長的幫助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規劃能力比較差,在面對重要事務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協助,甚至需要在家長的反復督促下才可以按時完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