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一直都教育孩子好的態度決定好的結果,但是有的孩子就是喜歡和家長“對著干”,孩子什么都無所謂的態度,讓各位家長十分頭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孩子什么都無所謂的態度怎么辦的相關問題。
孩子什么都無所謂的態度的表現
1.目中無人
有的孩子認為在社會上認識幾個小地痞、小流氓,就覺得是混過的江洋大盜,有靠山了,對什么都無所謂!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誰”的模樣,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2.興趣喪失,自信心下降
每個人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注意和積極探索,并表現出心馳神往。但當個體連續遭受挫折以后,就會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感,即當個體由于連續遭受挫折而產生的一種聽天由命,無能為力的感覺。
進而會對任何事物表現出冷淡,漠然的態度,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有大的情緒波動。
3.無明確目標意識,沒有毅力
據調查,有90%的中學生都沒有目標意識,沒有目標意識的孩子導致了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采取的應對措施必定是消極、盲目、被動、應付?!爱斠惶旌蜕凶惨惶扃姟保涣硪环矫妫恍┖⒆右挥龅嚼щy就半途而費,不思進取,慢慢就會變得退縮、自卑等等。
孩子什么都無所謂的態度怎么辦
1.設定可見可實現的目標,讓孩子忙起來
研究證明忙著的人比懶著的人更快樂,但是沒有目標的瞎忙所帶來的罪惡感,會扼殺了這種快樂。所以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忙起來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
比如想早起的孩子,孩子制定“6點鐘起來晨讀”的目標,家長可以適當地幫助孩子明確自己做事的目標,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第一周先克服賴床的習慣,第二周在平時起床的時間上早起5分鐘,第三周在第二周基礎上再早起5分鐘,依此類推。
孩子雖然性格懶散,但是只要有一個理由,他們還是愿意忙起來的。
2.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與安慰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家長應伸出手來,給予孩子同情、安慰和鼓勵。不但可以使孩子建立自信心,也就激發孩子繼續上進。
3.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和優點
家長往往會特別注意孩子的缺點,并對孩子的缺點刻意指責,這容易給孩子造成困擾。其實,孩子的優點更值得肯定,這是孩子積極進取不可缺少的輔助力量。
而缺點也并非不可改變,一旦孩子有改變缺點的表現,家長便給予贊許,相信孩子能順從大人的鼓勵去發展,無形之中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4.借助孩子同伴的力量
家長要積極幫孩子選擇能激發孩子上進心的同伴,多為孩子提供與該同伴相處的機會,如一起郊游、學習、吃飯等。孩子在同伴的帶動下,競爭意識會慢慢增強,不服輸、不能比別人差的信念會讓孩子更有上進心。
態度決定一切,我們要教育孩子凡是都要有好的態度,否則做事的過程會漫長且艱辛,與其痛苦的去“完成任務”不如快樂的輕松嘗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