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都開始比較吃的穿的,絲毫沒有節儉的傳統美德,面對這種狀況家長也有苦說不出,那么青春期的孩子追求名牌怎么辦呢?
青春期的孩子追求名牌怎么辦
1、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不用刻意的回避名牌
明明家里的經濟條件允許孩子穿名牌,卻偏偏要給孩子買地攤上便宜的衣服,這樣的觀點我也是不認同的。說實話,名牌的存在肯定有它的價值,首先質量上面肯定會好很多。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完全可以給孩子用好一點的東西,因為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和品位,還能刺激孩子對物質的欲望,可以讓孩子明白只有通過努力才能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才能穿自己想穿的名牌,所以對孩子的自我發展還是有好處的。
2、讓孩子了解家里的經濟狀況,使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穿名牌
部分孩子從小生活在比較拮據的家庭環境中,當年齡漸長之后,他們會接觸到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孩子,所以難免會產生攀比的心理或者對比之后嚴重的挫傷他們的自尊心。
這個時候,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孩子記錄家里每天的開支,讓孩子了解家里的消費水平,周末孩子休息的時候讓孩子體驗一下父母的掙錢的艱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盡快的端正心態。
3、教會孩子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身份、身體特征的衣服
誰都想把自己穿得美美的,帥帥的,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其實,光靠穿名牌也不一定能夠穿出一個理想的形象,在教孩子如何選擇衣服的時候,首先要教會孩子必須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身體特征。
比如:一個學生,首先在穿著上要有一個學生的樣子,不能穿得太性感和暴露,這是底線。只有根據自己的身份、身材、膚色、氣質等特征,才能穿出最美、最帥、最自信的自己。正所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4、引導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孩子對某個品牌情有獨鐘,孩子想買一雙貴的運動鞋,只要在家庭的承受范圍內,也不是不能原諒的行為。如果孩子想要的鞋子明顯超出了父母的承受力。
比如全家一個月的收入只有5000塊,買一雙鞋子就要5000塊,買了鞋子就會影響家庭正常的生活,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個情況跟孩子說清楚。
5、教會孩子放平心態
當孩子看到別人都穿名牌的時候,自己也特別想要擁有,如果父母無法滿足孩子,孩子可能會向父母直接說出心中的疑問。父母在此時需要做的,是教會孩子放平心態,用平常心來看待這件事情,并且幫助孩子改掉“攀比”的壞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