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反映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家長覺得青春期之前孩子還好好的,到了青春期越來越不了解孩子,跟孩子溝通也很難,那么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原因是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原因
1、對我提各種要求,自己卻都做不到
為什么父母要求我們的事情自己卻做不到,我們來指出父母的錯誤那就是頂嘴,而他們用吼叫的口氣來教訓我們就是循循善誘,在他們眼里,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qū)別只有一個現(xiàn)象可以證明,就是夠不夠聽父母的話。
2、沒耐心聽我的真實想法
我根本沒有辦法和爸爸媽媽說話,對我的一些意見,他們總認為很荒謬,是狡辯、找借口,許多事情他們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見,也從來不愿聽我的解釋。
3、青春期反應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自主性加強了,“自我中心”的表現(xiàn)更加突出。他們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處理辦法,喜歡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交流思想。有了困難,寧愿向朋友啟齒,而不愿求助于父母。這是生理發(fā)育和心理成長的正常反應。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怎么辦
1、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孩子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準確、不恰當?shù)某煞郑议L不要俯視,而要平視,要以溝通與協(xié)商的方式求同存異。
2、不要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是件溫馨愉快的事,即使你不言我不語也不會覺得尷尬。然而不少家長卻寧愿打破這種沉默,也要利用這種輕松的氛圍來教育孩子。
常見的是,父母們喜歡趁著吃飯時間對孩子或是問東問西,或是大講道理,一番說教,或是不斷責備。所以,沒有哪個孩子會喜歡“飯桌教育”。在這個時間點來對孩子進行說教,不但不能讓孩子更聽話,反而會讓孩子更叛逆。
3、尋找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感興趣與不感興趣的事。喜歡音樂的孩子,與他談音樂,他感興趣;不喜歡足球的孩子,與他談羅納爾多,他不感興趣。
興趣,意味著行的、懂的、能的、棒的、會的,父母與孩子談這些,他會有一種被肯定與被了解的感覺,具備增進自信、強化自尊之效。每天抽出一個小時,關(guān)掉電視,與喜歡下棋的兒子下棋,與喜歡音樂的女兒彈琴。這叫“興趣溝通法”,在他們的興趣里,將會無所不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