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情緒會逐漸豐富,會懂得愛、憤怒、羞辱、高興、驕傲、哭泣、等。在孩子懂得或者正在經歷這些感受時,父母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人格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1.正確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負面情況,由此帶來一些負面的情緒,如恐懼、失望、不滿、生氣等。這時家長不應該利用自己的權威讓孩子忍著負面情緒,而是應當讓孩子自然表達出來。
事實上,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所有的情緒都是幫我們發展的,只要正確理解和接納,是有利無害的。
2.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般來說,孩子在家庭中,特別是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達他的情緒,不論高興還是憂傷,憤怒還是不滿,隨時隨地都會表現出來。
正因為如此,我們創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讓孩子能夠積極表達情緒,而不是讓情緒藏在心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注意正確表達情緒,讓孩子來模仿學習。
3.在運動中宣泄情緒
當孩子特別憤懣的時候,帶他去打球、跑步,通過體力運動釋放內心的壓抑,孩子也就自然地開朗起來。當孩子發脾氣、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要掌握以下幾點,對孩子進行教育。
4.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生活中的點滴很容易被忽視略過,我們指給孩子看,就是在延長這些瞬間、擴大這些細節。品味美好的另一個方法是,存儲記憶,延長美好。就是說,給好事拍照、錄像、寫日記記錄、存檔,經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顧這些美好的瞬間。
品味美好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分享。不能強迫孩子去分享。鼓勵孩子主動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小孩之所以有時不愿意分享,是因為他對所有權還缺乏安全感,邏輯思維能力也有限,對環境感到不可控、難以預期。這些大人都要理解。
孩子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比如當孩子的玩具被搶了以后,我們可以教孩子跟對方說:剛才我的玩具被你搶了,我心里很難受,這是我最心愛的玩具,希望你以后要玩的時候,請先跟我說一下。
這樣給人的感覺自然就舒服很多,全部都用到第一人稱,而不是都是"你拿了我的東西,你讓我很難過",焦點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別人身上。
有一個前提是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當你表達完以后,別的孩子不一定會馬上改正。對方改不改是對方的問題,而我們只要做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