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擔心上課說話被老師批評就改為傳紙條。不管說話還是傳紙條都是孩子沒有認真聽講的表現。因此家長在面對傳紙條這件事上要重視,要引導。家長面對孩子上課傳紙條該如何教育呢?
孩子上課傳紙條該如何教育
1.弄清楚你的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
孩子們傳紙條是有原因的。當父母知道他們的孩子們上課傳紙條的習慣,首先要做的是與自己的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而不是盲目地指責孩子只會讓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2.慢慢引導孩子的想法
當家長了解孩子傳小紙條的心路歷程的時候,就會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傳小紙條”的欲望,而這多半都是孩子想要傾訴的欲望沒有被滿足,或是老師上課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引導孩子的想法,滿足孩子在課余時間傾訴的欲望。
孩子上課傳紙條的影響
1.在課堂上打擾別人
雖然傳紙條是一種“文字游戲”,但它也會影響到課堂上的其他孩子。傳紙條會打擾旁邊認真的同學,使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影響學習。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好不要在課堂上傳紙條,影響自己和別人的學習。
2.影響課堂秩序
課堂上傳紙條會影響課堂秩序。老師站在講臺上,可以看到臺下所有孩子的小動作。老師不說他怕耽誤大家上課時間,但他不說他怕孩子會養成不好的習慣,不好好聽課。同時,也會對同學產生不好的影響,讓其他孩子“模仿”他們傳紙條。
3.精力不集中,影響學習
傳紙條是門技術活,無論是寫的時候還是傳的時候,孩子們必定要費心思躲過老師的目光。這樣一來,他們的心思就不會放到課堂上,而是圍繞著“傳紙條”這件事,精力就被分散了。
小學的知識都是基礎,打好這些基礎,以后學習更深的知識才能事半功倍。孩子開小差、傳紙條,錯過了老師講的內容,基礎沒打好,不僅現在學習差,也影響以后進一步獲取知識。
為什么孩子上課傳紙條
1.挑戰心理在作崇
有的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對于某些課堂知識都缺乏渲染力。孩子們面對枯燥的課程內容,根本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沒有花心思在課堂上,也只能通過傳紙條來解悶了。如果老師沒有為課堂氣氛作出改變,有的孩子不僅傳紙條,而且還容易打瞌睡。
2.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
由于課堂的紀律,許多同學都能了解到傳紙條是不對的行為。但在他們挑戰心里的作崇下,他們總喜歡在講臺下偷偷地傳紙條。如果沒有被發現,他們內心的僥幸心理會更加明顯。當他們挑戰成功了,他們的內心也會有強大的滿足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