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課吃東西并不是一件好事,這樣會讓給孩子吃東西帶來壓力,也會影響孩子的聽課效率,更可能會影響老師的講課進度,所以孩子上課吃東西家長一定要重視,那么孩子上課吃東西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上課吃東西家長應該怎么辦
1.要跟老師溝通
孩子上課吃東西、愛搗蛋,跟大人刷存在感是一個性質。家長跟老師溝通,不時向孩子提問,使小孩有存在感,讀書會認真很多的。
2.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內心,如果孩子內心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
如何提高孩子上課的注意力
1.建立規律,時間表要固定
家長和孩子應該商定一個固定的家庭作業時間表,如晚飯前作業或晚飯后作業。具體時間可以根據每個家庭的需要來確定。關鍵是讓父母和孩子都知道并遵守它。
一旦規則建立,父母不必不斷提醒他們的孩子“該做作業了”。時間一到,孩子就知道該做作業了,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就會專注于解決作業問題。
2.要有間隔休息時間,但休息時不能玩手機、看電視
學校里每堂課40分鐘后,就休息10分鐘,那是因為孩子難以堅持更長時間。每個年齡階段,高度專注的時間不同:成年人一般也只能持續20——30分鐘,孩子就更短一些。
所以最好是專注做作業15分鐘,就休息3——5分鐘。休息時要離開座位,活動一下身體,倒杯水、吃點水果都很好。但注意不要玩手機、看電視,這會讓孩子沉浸投入其中,不可自拔,學習的心思也不好回來了。
3.給他聽覺閱讀理解訓練
通常當我們做閱讀理解時,孩子們只是閱讀簡短的文本并回答問題。這樣孩子就可以反復閱讀原文,做題的速度也比較慢。
但是聽覺閱讀理解要困難得多,要求孩子不要讀課文,而要用耳朵聽,這樣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肯定回答不了問題。
因此,如果你在口語中訓練孩子閱讀理解,孩子回到教室,他的思維和記憶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4.不要經常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
強迫往往導致逆反,讓人失去興趣,覺得有壓力,少一點強迫,多一點引導和啟發,讓孩子在自己興趣的引導下去做事,培養孩子專心致志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專注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