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安全感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孩子們往往是帶著恐懼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們就需要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以此來幫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長。但是父母如何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父母如何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1、家長要鍛煉孩子的自信心
當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他們會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對此,父母應該學會塑造孩子的自信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信。有了自信,孩子會更正確地認識和肯定自己。
但是,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從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經驗中獲得的,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集體,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你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和改善問題時,自信就會隨之而來,人的認同感也會增加。
2、不要一位的職責抱怨孩子
不能一聽到孩子的事情,自己先煩惱和怨懟孩子,甚至把怨氣和煩事原因全兌到孩子頭上,居高臨下的摘出自己,好似天塌一樣的六神無主,這樣孩子會害怕沒有支撐,孤獨無援,會更加緊張,以后會再不跟家長說和交流,撒謊、編謊、不言,無交流。性格會孤僻極端。
3、家長請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并且也要做到言出必行
孩子所做的任何你認為是偉大的事情,你都必須給予肯定,先敘述,再肯定。例如,如果孩子自己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那他就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不要為了表揚而表揚,還要讓孩子知道他的好行為是被看到和肯定的。
孩子為什么會缺乏安全感
1、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夫妻關系中的沖突會使情緒穩定或焦慮、易怒、恐懼。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大多數孩子在面對父母的不良情緒或沖突時會感到恐懼和無助,所以父母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生沖突,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安全的家庭環境。
2、親子之間的疏離
“爸爸媽媽要去打工給你掙錢,你可要在家里面乖乖聽爺爺奶奶的話哦,等到過年,爸爸媽媽就回來了!”
“你看看你怎么是個倒霉鬼,自從把你生下來之后,全家就沒有一件好事情,我看就是你造的孽。”
有些父母在訓斥自家孩子的時候,會選擇說出一些較為惡毒的話語。在他們看來是為了激勵孩子不斷的成長,孰不知會讓孩子對此印象深刻,甚至表現出來比較痛苦的情緒。
長時間如此,孩子也會認識到,爸爸媽媽對于自己的態度,當親子關系較為疏離之時,安全感的缺乏是比較正常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