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的自控能力的培養,其實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多方面來培養。不僅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也可以從家長本身的角度出發。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的八個方法,希望能給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可以提供思路。
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的八個方法
一、孩子犯錯時,父母要有耐心。
要想讓孩子養成自我約束的習慣,在他犯錯的時候,父母就不能態度粗暴,應該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讓孩子明白是非,自己下決心改正。
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對孩子的任何錯誤,即使是再小的錯誤,都應該給予重視,及時地幫助糾正。 可以由全家成員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能讓孩子更好地約束自己,自覺地避免錯誤。
二、通過訓練,培養孩子的做事意志力。
家長可讓孩子學下棋、畫畫等,讓孩子經過努力學會這些技能,在這其中鍛煉他們注意的集中性和耐心。另外,家長要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別人的交談、門外的聲響,都會使孩子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家長應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督促他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活動,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不要打斷孩子的注意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便在就是攻擊行為和注意力缺陷。所以,父母要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當孩子一個人在玩耍的時候,或者在做一些日常所規定的事情時,家長不要輕易的去打算孩子,尤其是對于3-6歲的孩子來說,日常重要的3件事情就是:日常好習慣、與人交往、遵守規則。
四、家長要努力成為孩子的伙伴。
父母要經常鼓勵孩子,經常和孩子傾心交談,要孩子知道你一直關心他、愛他,從而使孩子產生做事的積極性。如果父母對孩子努力做的事不聞不問,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失望,從而放棄手中的事。
五、與孩子交流的方法要適當。
當父母友好而適當的與孩子交流時,不僅能讓孩子好好聽話,還能讓幫助孩子學習處理周圍事物,幫助孩子解決沖突,讓孩子學會自控與合作。父母看到孩子的優點要及時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更加積極。父母看到孩子的缺點也要及時糾正孩子的缺點。
六、家長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對于孩子來說,他的學習的主要來源就是模仿,而模仿的對象就是來自身邊的父母了,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真是太重要了。往往,孩子就是通過社會學習、榜樣模仿,產生了自我強化,從而起到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作用。
別是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的時候,就火急火燎地先坐不住了,見不得孩子有一丁點的小過失,自己首先能夠靜下心來才行。
七、用合理清晰的規則引導孩子。
家長有必要制定規則讓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所制定的規則一要合理可行,以孩子目前的能力可以做到。二要處罰明確,讓孩子了解違反規則將承擔什么后果,例如“如果在超市里哭鬧,爸爸將立刻帶你離開超市”。
八、教導孩子對糾正做出積極的反應。
大多數孩子不喜歡被糾正,他們的反應要么是攻擊性的,要么是消極的。生活中的一個事實是,人們經常必須遵循自己不喜歡的方向。教導孩子以良好的態度和正確的行為回應。這需要自我控制,并幫助孩子學會控制他們的沖動。對糾正的良好反應有時很難學習,但這將讓他們永遠受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