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調查顯示: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將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危害,而且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是承擔著很大的責任的,和母親的角色不同,但同樣是缺一不可的,那么爸爸不參與孩子教育的后果有什么呢?
爸爸不參與孩子教育的后果
1、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些爸爸認為帶孩子是媽媽的事情,即使在家,也是玩手機,甚至覺得孩子吵鬧太煩。這類父親最常做的事情是“孩子有事就叫老婆”和“因為孩子的事和老婆吵架”。
此種情況下,孩子心目中的爸爸是個令他恐懼的形象。他認為只要爸爸在家,要么吼他要么和媽媽吵架,他沒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喜歡的事。因此孩子內心根本無法產生安全感,永遠處于緊張、恍惚的狀態中。進而引起學業不佳、自卑懦弱等問題。
2、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爸爸不參與對孩子的教育,就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愛,很容易讓孩子在和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產生自卑的心理。因為在大部分孩子的心目中父親都是一個保護者的角色,如果父親不參與孩子的教育,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被人保護的,就很容易養成唯唯諾諾,自卑的性格。
爸爸怎么參與教育孩子
1、不要做隱形的爸爸
雖然相對于媽媽,爸爸可進入角色的時間會晚一點,但是這不是爸爸們工作之余不陪伴孩子的借口。無論多么忙,作為爸爸總要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
孩子小時候其實也是需要爸爸的陪伴,最基本的不知所云的對話,到撥弄珠子的簡單的鍛煉手指的小游戲都可以進行,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就會把爸爸作為一起游戲的第一人選,增加爸爸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
2、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
相對于媽媽的瑣碎,爸爸相對豪爽一些,容忍度高一些,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會少了許多打擊式的指責。多一些積極的鼓勵,要積極的溝通,要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好好學習,要指出錯誤所在,獎罰分明,而不是一味地去采取打擊教育,暴力懲罰。
3、用故事引導孩子
為人父親者,平時多給孩子灌輸一些道理,這是不可缺少的,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父親們應該多陪陪孩子,在陪孩子玩耍、哄孩子睡覺或帶孩子旅游時,利用一切空閑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讓他們從故事中汲取營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