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算下來,我們這一生給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否則你的孩子的親子關系可能會隨著變少,或者影響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缺乏陪伴的孩子有哪幾大特征,希望家長能夠認識到對孩子陪伴的重要性。
缺乏陪伴的孩子有哪幾大特征
1、如果缺乏父親的陪伴,孩子很容易缺乏探索精神。
相比爸爸更喜歡放手的性格而言,媽媽們普遍會更擔心孩子,對于孩子的探索行為,干預、斥責的情況更多,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嘗試新鮮事物,不敢去探索和冒險。
2、害怕和抵觸與人交流。
缺乏陪伴的孩子很明顯的一大特征就是對于自己的認知不夠,會出現自卑的心理。這些孩子善于自我封閉,不愿意與人交流,不善于和人分享自己的內心,長久地把一切心事都憋在心里,對于別人表達的好意,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甚至會出現逃避心理。
3、膽小、不自信。
孩子膽小、不自信,家長總責怪是孩子的問題,卻沒有想過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家長很少陪伴孩子,或者缺乏耐心、經常訓斥孩子,都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讓他變得膽小、自卑,不愛說話。
4、與父母產生隔閡感。
長時間缺乏陪伴的孩子心中會產生疑惑“是我不討人喜歡”?愛也是相互的,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自然也會把這份愛反饋回去。但是父母的愛傳遞不過來,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只會越來越僵。
父母一問孩子問題,孩子都是“不知道”。遇到脾氣差點的家長,難免要訓上幾句,孩子心里的叛逆心理就更強烈。這一來二去,孩子與家長沒有一條心,感情也就淡了。
父母應該如何陪伴孩子
1、不要假裝陪伴。
陪著并不等于陪伴。很多時候父母是人在,心不在。也許父母人在這里,但心里還在不停的想著其它的事。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假裝陪伴孩子,孩子立馬就能感受到。假裝陪伴比不陪伴更加傷害孩子。因為假裝陪伴孩子,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我是不重要的,我不值得父母陪伴。
如果父母在當下有事情處理或者很疲勞不想陪伴孩子,可以真實的告訴孩子。
如果選擇了陪伴孩子,就全然的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真實陪伴他的父母,而不是一個假裝陪伴他的父母。經常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的父母,有時孩子只需父母陪伴十幾分鐘就心滿意足,開心的玩其它的去了。
相反,如果孩子特別的粘人,時刻都想爸爸媽媽陪伴,父母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花時間去真正的陪伴孩子。孩子并不需要父母時時刻刻的陪伴,只需要高質量的陪伴。在陪伴過程中,不假裝,而是用心,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2、帶孩子運動。
在與父母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您可以嘗試進行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例如“足球,籃球”和其他球類運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而且可以幫助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
缺乏陪伴的孩子其實是非??蓱z的,他們得不到家長的呵護,得不到家長的關心這對孩子的生活和心理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家長朋友們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陪伴和愛,我們要把孩子當做寶貝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