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在面臨上學之前總會推三阻四的找借口,這時,家長就應該多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了;這種行為其實是給家長的一種預示,說明孩子開始對學校產生抵觸情緒了,也就是我們說的厭學情緒。那么厭學的原因及解決策略有哪些呢?
厭學的原因及解決策略
1、學習壓力大,孩子畏懼困難。
當孩子產生厭學的想法時,大多是學習壓力太大,學生的大腦負荷太重,而又得不到充分休息,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在孩子面對著更加難以攻克的難題時,厭學情緒更加明顯。
2、自我否認。
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厭學情緒。
3、回避社交和公眾評價。
有的孩子厭學可能是因為對于社交這件事情產生焦慮。孩子害怕也擔心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想參與小組活動和小組討論等等社交活動。
或者是孩子擔心自己的學業成績,擔心別人對自己產生評價,擔心在課堂上會點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體面前展示自我的場景。這些學習過程中會經常發生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說也許是另外一種壓力。
厭學的解決策略
1、幫助積極面對困難。
大部分孩子厭學是因為在學習時感覺到有難度,想回避困難。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共同面對困難,給孩子在生活中經歷一些困難的考驗,讓他們體會戰勝困難的心理,使他們在學習上也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理解孩子的壓力。
就像上班一樣,家長偶爾也會產生不用上班就好了的想法,更何況孩子呢;再說現在學習任務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與孩子談話時,盡量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責孩子。其次,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孩子自己將來能更加輕松優秀。
3、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孩子不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著急歸著急,但不要急于解決孩子不去學校這件事情;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再和孩子好好談談,問清楚孩子不學校的原因,根據原因再做出決定。
家長萬萬不能強迫孩子去學校,或者責罵、數落逼著孩子去學校,我們盡量要保持冷靜,先冷幾天,也不過問孩子的事情,好好的關心一下孩子,讓孩子心理上平靜下來,再處理會好一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