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經常能看到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很容易崩潰,這往往是因為孩子有抵觸寫作業的情況,就不會過于配合家長的輔導,還只會在那里進行“摸魚”,那么孩子抵觸寫作業是什么心理呢?
孩子抵觸寫作業是什么心理
孩子抵觸寫作業是因為出現了逆反心理。實際上,因為逆反情緒而導致寫作業拖拖拉拉,或者干脆抱著手機不肯拿筆的現象非常普遍。孩子出現逆反情緒的原因有很多種情況,不能一概而知。不過總得來說就是身邊人的言行讓孩子對學習失去的興趣,甚至是厭惡學習了,壓根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
父母若是沒有察覺,繼續指責孩子“不愛學習”、“不自覺”,或者只是單純地要提高孩子專注力、耐力是沒有用的。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怎么做
1、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可以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于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對孩子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2、不嘮叨孩子
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磨磨唧唧、嘮嘮叨叨。如今很多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喜歡嘮嘮叨叨的,這樣很不好,不僅給孩子做作業的環境造成影響,孩子不能高度集中,而且長久之后可能會出現渙散的習慣。
3、“遠離”孩子做作業時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一直盯著看,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盯著看,一旦發現孩子做錯題,就立馬糾正。其實家長一直盯著孩子做作業,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尤其是有些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會吼孩子。
而孩子常常會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不知所措,一些本來會做的題也可能做不出來了。
4、確定陪伴的界限,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我們陪孩子寫作業,要實現的最核心的問題只有一個,這就是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等學習能力。而要達成這一目的,父母就要確定好陪伴的界限,做到互不干擾。
父母不以關心孩子作業好壞為目的,而時不時地打斷孩子做作業的節奏;孩子也不以關心父母在做什么及問題等為借口,而時不時地去打擾父母。
所以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都要遵守陪伴界限,互不干擾,孩子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在做完作業之后,把疑難點集中起來,向第三方尋求幫助。只有雙方保證不隨意越界,才有可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