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都是我們追著讓孩子去學習,但是結果往往就是差強人意,我們就應當引導孩子去主動做一些事,并將這主動遷移到學習上面,對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是很有幫助的,那么孩子學習不主動怎么辦呢?
孩子學習不主動怎么辦
1、多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是改變孩子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比如家長提到孩子喜歡看電視和電腦,那么家長就可以先認同孩子的做法,先認同孩子再去引導,孩子才能聽得進去,這是做好溝通的第一步。
如果談話方式不被喜歡,那家長就需要試著去改變方式,講孩子愛聽的、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了解到你是關注他的,包括他的興趣和特長等各個方面。這樣孩子跟家長交流時心情會比較積極一些,我們說的話他自然就能夠逐漸聽進去。
2、放手讓孩子變主動
回想一下其實我們小時候基本上都是放學回家先把作業寫完再出去玩,那時候父母忙,根本就沒有時間來管你,反而會給我們提供一個更加輕松的環境。
但是現在孩子放學家長就從書包里把孩子作業拿出來,一道題一道題的看著做完,無形當中,學習就變成了任務,還得家長看著追著才能完成 ,孩子越來越缺乏主動性,所以我們家長就應該試著多放手。
3、激發孩子自我上進的動力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上好學校的愿望,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缺乏主動性,不踏實。只有從激發孩子內在的自我上進的動力開始,才能讓學習不主動的孩子意識到其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懶惰的表現。
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勞逸結合的學習計劃,讓孩子跟著計劃走,讓孩子獨立的去完成自己的學習。其實家長適當的放手不僅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信任,還能讓孩子在被信任的同時激發內在的潛能,孩子也更愿意把自己的理想付諸于實踐。
4、幫孩子制定學習目標,不可目標太高
學習不主動的孩子常常會被家長的高期望而壓垮,這樣的后果就是孩子看著這么一個高高在上的目標就感覺心生疲憊了。因為孩子知道,父母給他制定的這個目標太不切合實際,并且不管自己短時間里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往往這個時候孩子還沒開始努力就泄氣了。
所以給孩子制定學習目標,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次性就把目標訂的太高。比如,孩子這一次考了50分,我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55分的目標,只要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夠得到,所以孩子往往會以此為目標沖刺一下。讓孩子嘗到一點甜頭,孩子才知道主動學習的樂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