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的孩子都是在上課的時候東看看、西看看,或者轉轉筆、玩玩文具盒等一系列的小動作,這種行為不僅讓老師頭疼,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也是很無奈,那么當孩子上課愛動坐不住怎么辦呢?
孩子上課愛動坐不住怎么辦
1、從課本出發,自創游戲激發孩子興趣
孩子還沒有養成坐得住的好習慣,可能是文字太深奧,可能是孩子對課本根本不感興趣,不妨結合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課本當做游戲書,和孩子玩玩注意力小游戲。就比如針對數學書,不妨做做數字小游戲。
媽媽可以讀出一系列長長的數字,讓孩子用筆準確地記錄下來,等孩子適應了,還可以加快速度,讓孩子記錄;孩子再大一點時,媽媽讀完長串數學后,讓孩子認真傾聽一串數字中出現了幾次8或出現了幾次9,這樣出其不意的小游戲,也會讓孩子覺得很有興趣。
2、鼓勵體育運動,釋放孩子的活力
研究表明:運動不但有利于孩子生理和智力的發育,對于學齡期孩子,還可以通過高強度的運動來充分釋放自身的高活動力。過過多的活力通過課外活動釋放出來,上課期間才能安安靜靜聽老師講課,而不是調皮搗蛋跟同桌動手動腳。
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多鼓勵自己家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多參加一些高強度、活動量比較大的體育運動,例如:打籃球、游泳、跳繩等。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還能培養男孩堅持不懈的韌勁,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3、給孩子制訂規矩
在順應孩子好動天性的同時,我們也應給孩子制訂一些規矩,對孩子的言行進行必要的約束。尤其對6歲以上的孩子,要讓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行為,哪些行為是不好的行為,在特定的場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我帶孩子去博物館、圖書館、電影院等公共場合時,會告訴她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亂說亂動、大聲喧嘩,否則就會影響別人;在孩子上一年級后,我也會告訴孩子上課期間坐不住也不要影響其他的小朋友進行學習。
4、平等對話
可以和孩子多溝通,就要問他:“為什么老師講課的時候你在玩東西?”聽聽孩子是怎么解釋的,然后告訴他,上課的時候要守紀律,認真聽講,別人講話的時候自己在下面不注意聽是不尊重對方的行為,但這種溝通的關鍵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家長要傾聽孩子的想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