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格外的縱容,認為他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就要寵著,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心理素質差的情況。只要家長有想要改變的意識,并且運用科學的方法,就一定能提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孩子心理素質差怎么提高呢?
孩子心理素質差怎么提高
1、鼓勵孩子面對失敗
有的孩子摔跤了,家長會立馬把他抱起來;有的孩子摔跤了,家長不顧他是否受傷,反而責備他弄臟了衣服,又給自己找了麻煩;而有的父母,在孩子只是絆倒的情況下,會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在他摔得有些嚴重的時候,會趕緊扶起他查看身體。
因此,可以看出只有鼓勵孩子面對失敗,才能讓他承受越挫越勇,從而逐步改善孩子心理素質差的情況。
2、提升社交能力
鼓勵孩子和盡可能多的同伴相處,是培養他心理素質的一大捷徑。孩子和小伙伴們玩耍,是非常開心的事,同時,在玩耍中,還會經歷各種問題,需要他自己承受,或反抗,或解決,而這些都將是心理素質培養的極佳時刻。
3、培養獨立性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做事情的獨立性,然后在做每件事之前,讓他養成思考的好習慣,然后再開始做。家長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識地改變觀念,減少對孩子的溺愛與遷就,從小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給他更多自我鍛煉、自我服務的機會。
這樣能減少他對父母的依戀和依附,提高他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這將有助于他獨立性的發展。
4、保護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壞東西是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落他: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也不能動等等。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他淘氣給你添麻煩,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他的心理成長。
因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另外,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家長應該多鼓勵和支持,千萬不要潑冷水。要學會使用恰當的挫折教育,培養他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這需要家長的長久努力,才能更好解決孩子心理素質差的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