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8歲正是孩子由青春期轉向成年期的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平時遇事也要多和孩子商量,讓孩子能夠由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注意孩子在這一時期的心理,那么18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什么呢?
18歲孩子的心理特點
1、從眾心理很強
這時候的他們特別在意身邊的伙伴、同學、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于是他們喜歡標新立異,用特立獨行、奇裝異服、獨樹一幟的發型等方式來宣告自己的獨一無二性,但內心又擔心脫離集體,內心諸多的沖突也會產生。
2、情緒化行為狀態嚴重
18歲孩子正是處于青春期,又是成年的過渡期,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孩子在情感上的激蕩、情緒不穩定,情感既豐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現為愛哭、愛笑喜怒無常;易急躁、易沖動自我失控;過度焦慮緊張、自私、狹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差,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
3、極度缺乏自信
就有些優等生由于一次兩次的考試失常,沒有發揮出自己的高水平,便受到刺激,一蹶不振。這類表現屬于容易受挫,且容易被挫折打擊,失去自信心,主要是由于心理脆弱、敏感、過度看重成績和排名,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卑心理。
18歲孩子教育的正確引導方法
1、寬嚴結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避,過早地失去了童真。
2、杜絕包辦教育
18歲的孩子已經成年,有手有腳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父母的金錢支持。所以,在孩子還沒有選擇出去做事的時候,家長就要學會放手,不能事事的都進行包辦,將孩子的一切打理妥當,這樣就很容易磨滅孩子的自理能力,而讓孩子過于依賴父母。
要知道對于成年人的教育就要學會放手,而不是像幼兒時期,讓孩子相信家長,依賴家長。所以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成長空間,讓他們自己發揮自己能力,去處理問題。
3、尊重孩子的特性
我們不能總是打擊批判這一時期的孩子,就有的家長面臨孩子的頂嘴、不聽話等十分憤怒,覺得不馬上糾正孩子,孩子就有可能變壞。因此采取強硬措施,非打即罵。其實家長還是要尊重他們的特性,不要老是用自己的眼光評判他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