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人們在生活中總要受到各個方面帶來的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因此家長再教會孩子如何疏導壓力的同時,也要重視孩子抗壓能力的提高,這樣孩子才不會害怕困難和挫折,從而勇敢的面對,那么孩子抗壓能力差是因為什么呢?
孩子抗壓能力差是因為什么
1、父母的溺愛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對于其的照顧和保護總歸是比較周到的,孩子長期處于溫室的環境中,在面對突然的困難時,自然是會出現崩潰的情況的。
2、父母的負面心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父母對待事情的態度就是負面的、消極的,那么帶給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也是不良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顆玻璃心,恐懼慌亂,不知所措。
3、壓力過大
現在孩子學業繁重,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又給孩子施加了有一層壓力,每個孩子承壓能力不同,抗壓能力差的孩子便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
4、情緒管理能力比較的薄弱
年齡和認知能力的培養都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在年齡還小的時候,她所具備的理解能力情緒管理能力還有認知能力都是比較薄弱的。受到了委屈的經歷之后,還有難過的心理的時候,往往都很難把這些情緒良好的處理和壓抑。
孩子抗壓能力差怎樣解決
1、提高人際關系的質量
抗壓力強的孩子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困難的時候,有人可以為他們的內心提供支撐,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者。培養具備抗壓的孩子所必需的是高質量的親子關系。
2、讓孩子吃點苦
給孩子定任務并不是說給孩子定一些他們完全無法完成或者無法勝任的任務,而是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可以做得很好,或者有所創造與突破。不是要主動去打擊孩子,抹殺他們的信心;而是家長在和他們一起面對的過程中,漸漸放手可以放心看著他們獨立去面對。
3、降低期望
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有一個預期目標,所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告訴孩子,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這樣就可以降低孩子的心理預期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