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身邊的人對自己給予鼓勵和認可,這樣孩子才能夠一直充滿動力,但是如果對孩子盲目的進行獎勵,也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那么作為家長,正確獎勵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哪些呢?
正確獎勵孩子的方式方法
1、以精神為主,物質為輔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自主地做某些事情,而不是自己一直在驢前面吊胡蘿卜的人。要讓孩子法子內心感覺到有成就感、自豪感,他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而不是短暫的快樂,一瞬即逝的歡愉。
你可以發自內心地贊美孩子,表揚孩子,當然夸的要具體點,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帶上肢體語言。也可以讓家人對孩子進行夸獎。當然如果背后“不小心”地夸獎是最好不過的了。我們給孩子的鼓勵一定是及時的,快速有反饋效果才會更好。
2、一點兒小事也要獎勵
千萬不要一點兒小事情也要獎勵,我們最容易做錯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經常獎勵孩子,頻繁獎勵孩子。這種方法不會讓孩子感到珍惜,反倒覺得獎勵很隨意。其實這樣做是在傷害我們的孩子,孩子是需要得到認可的。我們卻從來都不知道孩子在什么時候需要被認可!
而且不得不說獎勵孩子是有學問的,如果我們真的想要獎勵孩子的話,那么就不要去敷衍孩子。多做做準備功課才能讓孩子覺得開心,要知道,給予孩子獎勵就是希望孩子在今后做得更好。如果從一開始我們給予的獎勵就是不走心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會有動力呢?
3、獎勵行為,不獎勵結果
為什么會獲得獎勵?獎勵到底是為什么而獎的呢?獎勵為的是努力,是進步行為,而不單單是一個好的結果。孩子之前考了八十分,這次考了一百分,家長會給孩子獎勵。
可是難道孩子考九十八分家長就不給獎勵了嗎?當然不是。獎勵孩子是因為孩子付出了努力,取得了進步,而不是只是因為一百分而獎勵。
4、給孩子訂立簡明的規定
可以給孩子定立一些簡明的規定,規定上要注明孩子的良好行為會得到什么樣的獎勵。如按時起床加1分,幫助整理家務加1分,飯后收碗筷加1分。當孩子在一個星期內完成10分時就可以去公園或買喜歡的書。采取這種方法,一要避免把獎勵機制用在寫作業學習上,這樣會使他產生學習是有代價的觀念。二要公開計算次數的方式,并做到公正。
5、及時給予獎勵,逐漸減少頻率
“當孩子完成任務或達到預期目標時,無論那種形式的獎勵,家長都應盡快兌現。”這樣可以使得行為和后果的聯系更加明確,獎勵更有效果。
從獎勵頻率上看,家長可以從最初孩子每次完成都給予獎勵,逐漸過渡到間隔幾次再給予獎勵,使獎勵達到一個最優的效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