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們覺得和孩子們相處有什么好注意的,該打的時候就打,該罵的時候就罵。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這樣對待孩子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們應該學會與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方式,那么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呢?
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1、傾聽孩子
孩子發脾氣常被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簽,而事實上孩子發脾氣并非無理取鬧,大多數都是他發泄情緒的一種表現。我們父母所要做的只是陪著他,傾聽他,脾氣發完后他還是那個活潑可愛的寶寶了。
孩子的哭泣是自我療傷的一個過程,有的時候他會為了一點小事情而傷心的哭泣,這個時候,他傷心的已不是這個事情的本身,而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讓他難過的事情,當時沒有發泄出來,現在正在自我療傷,在康復過程中。
2、要與孩子保持平等地位
在傳統的教育里面父與子是有著嚴格的界限的,孔老夫子也這么認為。父親在兒子面前,有絕對的權威,不容置疑的權威。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其實,和孩子之間,除了做父母的身份,還可以做朋友,生活中很多時候都可以是平等的。
3、早早定好規矩、嚴格執行
我們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為,不斷重復而形成的。要形成良好的習慣,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確的要求去做。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不在于家長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沒有哪個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樣學習,學多久,他需要父母給他立好規矩。
4、善于鼓勵孩子,切莫打壓孩子
人都是喜歡被人夸的,孩子尤其如此,孩子作業太難沒關系,鼓勵孩子與你們一起解決作業問題,甚至是和孩子一起到網上尋找答案,這個過程里,不要覺得孩子老問你問題很煩,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無所不知,刻意去打擊自己的孩子,等找到答案后,鼓勵孩子去分析為什么會是這個答案。
5、不亂發脾氣
有遠見的父母,都應告訴孩子:脾氣,是一個人的武器。不濫用脾氣,才能讓自己的脾氣更有價值。我們對情緒的掌控,是孩子們成長中最重要的一課。唯有我們能駕馭情緒、控制情緒,孩子們才能學會不亂發脾氣、不遷怒他人。
身為家長,想要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切有效良好的溝通都是建立在平和的情緒上,只有雙方都保持冷靜,才能好好的溝通相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