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后,首先面臨的就是如何與同齡人相處,在這之前,大多數孩子沒有與陌生人相處的經驗。這個時候,孩子就有可能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那么孩子經常被同學捉弄怎么辦好呢?
孩子經常被同學捉弄怎么辦好
1、多和同齡人交往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響者,那么同齡小伙伴則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事的最好的老師。因為,在與自己的同齡人交往時,孩子會全身心放松、無拘無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得合群時,爸媽要及時鼓勵、強化,這樣會對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有所幫助。
2、引導孩子的社交能力
平時對孩子社交溝通能力進行引導,教孩子有理有利有節地捍衛自己。對待別人的嘲笑和挑釁,可以選擇一笑了之,知道對方的行為是愚蠢的,可以說:你愛說什么說什么吧。如果選擇面對和反擊,就要提前給孩子一些訓練和準備,不然善良單純的孩子一下子做不到這一點。
3、對孩子表示共情
家長們要懂得共情,理解孩子情緒的產生。如何與孩子共情?關鍵在保持情緒的流動與感知,理解孩子,讓孩子釋放出壓力,給孩子安全感。情緒表達是被允許的。溝通,提到要溝通先要說出感受,也就是心理學說的共情或同理心,只有情緒不堵塞,行為才會暢通,解決問題才會有效。
4、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
最好的自衛就是讓自身變得更強大,家長應鼓勵孩子從小就參加鍛煉,增強體魄和反應速度,強度不要太大,日積月累之后就可以看到變化。當孩子的身體素質強大起來,就不會輕易受到別的孩子的欺負。
所以,不妨為孩子設定一個家庭親子運動計劃,跑步及各種球類運動都是不錯的鍛煉方式,通過鍛煉改善孩子的體質,提高孩子的臂力、反應速度及運動技巧等,或通過玩一些技能游戲讓孩子學會迅速躲避潛在的危險等。
5、注意和老師的溝通
對于孩子們解釋不清楚的事情,可以和老師溝通,了解并討論解決方案。但是,應該明確的是,當孩子之間出現“沖突”時,家長應該以平和的態度面對老師,理解老師的工作,這樣更有助于解決問題。
對于孩子經常被同學捉弄這件事情,家長們要去安撫孩子內心的不安,然后告訴孩子解決的辦法,不能將這樣的事情無視。有時候在他人看來可能是開玩笑的事情,對于當事人則可能會有心理上的傷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