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閱讀的黃金期,但是可能因為家長的工作比較忙,將孩子交于爺爺奶奶照顧,錯失了培養孩子閱讀的最佳時期,導致孩子不喜歡讀書,那么十二歲的孩子不讀書怎么辦呢?
十二歲的孩子不讀書怎么辦
1、家長不要急功近利
一些家長讓孩子看書,單純的就是想孩子多學習,因此書籍內容也多偏向于學術型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孩子還小,天性是愛玩的。那么多科普性質的書籍,除非是真的感興趣,不然是很難看進去的。
因此家長不要太急功近利,要知道,我們的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初衷是什么!一方面增長見識;一方面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還有就是開闊眼界提升情商。因此從這些角度出發,不要太嚴格規范孩子閱讀方向。
2、一起堅持,不找借口
讀書最大的難關,就是堅持。其實很多習慣的破壞和中斷,大多數來自于家長的結束。比如孩子今天要出門去哪里,來不及就不讀書了,要帶孩子走親戚就暫時把讀書的事情放下來。
孩子不會決定,但是會跟隨家長的決定。或者家里來客人了,忘記讀書了等等很多事情可以打斷。
時間一長,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但是閱讀的習慣沒有養成,當家長再拿書本過來,孩子早已沒有了興趣。一件事情的堅持,一開始最主要的是來自家長的毅力。只要你有心,一定可以勻出閱讀的時間。
3、發現孩子興趣,規劃好閱讀書單
孩子能接觸到的書,其實都是家長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選出來的,他們并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閱讀興趣方向和閱讀目標。這就需要我們在過程中去發現和引導他們的興趣,并且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書籍。
切忌嚴格要求孩子讀所謂的“好書”,并不是所有的好書都適合孩子,也要看孩子的年齡、理解能力是否達到閱讀這些好書的能力。大多數讀物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4、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書店
是的,有時我們總是抱怨十二歲的孩子不讀書,任何書都不喜歡看,也許是我們沒有選對書,我們不如帶孩子多去去圖書館或者書店,讓他自己挑書,總會有他感興趣的書。另外,圖書館或者書店的氛圍也會不自覺地感染他,讓他覺得原來那么多人喜歡讀書,其實,你只要堅持每個周末帶他去書店或者圖書館,慢慢地他一定會愛上讀書。
5、營造氛圍
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盡量給孩子制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我們大人打個電話,還會把電視聲音關小點,孩子同樣如此。安靜的環境,更容易讓孩子投入進去。外界聲音很吵鬧,孩子心就會變得浮躁,看不了多久就想放下出去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