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可能家長與孩子都會面臨不少問題,家長需要去引導孩子,而孩子需要去適應、改變自己、遵守學校的規則等,我們就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幫助孩子,那么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什么呢?
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
1、注意范圍狹窄
當孩子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上,就忘記了別的事情,他們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果不能要求他們同時注意幾件事情,如:不能要求兒童邊聽講邊抄寫。
一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主要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帶有強烈的興趣性、直觀性和感情色彩;注意力不穩定,容易被新穎的刺激所吸引,容易分心,注意力不持久,能保持的時間只有10-20分鐘。
2、依戀心理比較重
他們對老師的信任幾乎是無條件的,常掛在他們嘴邊的話是:“老師說了……”他們對老師的信任超過了對家長的信任,老師說的話、提出的要求都會聽和做到,他們開始評價自己和別人,但評價自己時,只看優點,評價別人時容易受成人的左右。
3、具有新鮮感
他們剛剛進入小學,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又有些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并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小學一年級孩子怎么教育
1、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其實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么講,孩子就怎么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抵觸情緒,推脫責任埋下惡根。
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2、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
幼兒園和小學的最大差別在于,幼兒園比較自由靈活,規矩并不嚴格,哪怕是在上課的時候,孩子也可以舉手上廁所,午睡起不來也可以繼續睡到放學,平時晚去一會兒,早退一會兒都沒有關系??墒堑搅诵W之后,孩子驚訝地發現,一切都變了。
加上心智的不成熟,讓他們無法準確地理解到規則的含義。所以家長要多提醒引導孩子遵守規則,要試著通過各種具象化的指引,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去主動適應小學的生活。
3、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和鼓勵
初入學的孩子,一旦因為表現的比其他孩子差,被老師批評了,那他自己首先就會感到著急和焦慮。這個時候父母的鼓勵和陪伴,就顯得尤其重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因為父母的耐心引導而得到保護。
相反,如果孩子已經在學校被批評了,回到家等待他的又是一頓指責,孩子的內心該有多痛苦。一年級的孩子,正是需要建立起自信心和毅力的時候,所以當孩子表現得緩慢、落后、拖拉,父母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成為他們堅強的后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