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里有十幾歲孩子的家長,提起自己的孩子,就會感到非常的煩惱,不知道為什么感覺自己的孩子像是變了一個人,總是和自己的對著干,稍有不如意就開始發脾氣,其實這都是孩子的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導致的,那么13歲孩子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呢?
13歲孩子的心理問題
1、逆反心理
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
不少中學生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2、自我意識強
13歲的孩子初步具備了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當他們的想法和父母產生分歧時,父母的過度干涉會加重矛盾,僵化關系。對于自我意識強烈的孩子,家長應該制止孩子的不良舉止行為,不能盲目溺愛,要對孩子好的方面進行鼓勵,給予孩子尊重。
3、性格偏激
孩子性格的偏激與先天遺傳和后天家庭環境有關系。孩子出現偏激,暴力的行為,建議家長不要以暴制暴,否則適得其反。要跟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耐心地糾正孩子偏激的心理問題。
1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
1、對孩子放手
這個階段,孩子有了一定的想法,要學會尊重她們,“放手”對待。遇事詢問孩子的建議,而不是大包大攬替他做決定。提供一些選擇的可能,讓她們做管理自己的小主人,而不是強加一些觀念。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有助于他們成為做事有主見的人。
不可以采取硬碰硬的方式,要善于平撫孩子的壞情緒,不要激化矛盾,耐心對待。更要教會她們疏導情緒的方法,多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用理智的方式解決問題。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不貶低、不抱怨。
2、家長應多嘗試主動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應該主動的和孩子就事情溝通,嘗試著交流想法和感受,而不要一味的批評。
3、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會比較敏感,所以多數孩子比較缺乏自信心,會特別在意自己的成績、外貌等,只有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才能夠更好地建立起自信。
4、學會鼓勵孩子表達情緒
家長要學會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鼓勵孩子將情緒表達出來,高興的、悲傷的都鼓勵孩子來分享,而不是對其忽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