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禮貌的小孩子在哪里都會受到歡迎,給人的感覺就是行為舉止端莊得體,并且還懂得感恩。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需要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的這方面,讓孩子能以良好的形象去面對眾人,那么當小孩子懂禮貌有哪些表現呢?
小孩子懂禮貌有哪些表現
1、待客人有禮貌
家里有親戚來做客,剛一進門媽媽就和孩子一起迎接,然后讓孩子有禮貌的向阿姨/叔叔問好,如果客人準備了小禮物給孩子,就讓孩子高興的接過來并謝謝阿姨,然后自己到一邊玩。等到客人要走的時候,孩子再和媽媽一起熱情相送,跟客人說“再見、歡迎再來”之類的話。
2、做客的禮儀不能少
使用物品時,需經主人允許。好奇心每個孩子都有,但是不能縱容孩子亂翻別人家的抽屜,弄壞他人的物品。所以,領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時,一定要跟孩子反復強調,別人家的東西不經主人同意不能碰。玩過之后,記著讓孩子把東西放好。
看到喜歡的東西,不能開口要。有的孩子心性都比較直,看到自己喜歡的往往會直接問人家能不能拿回家。如果同意,自己的小孩就沒得玩了;不同意,會顯得小氣,會傷了兩家感情。
3、有顆感恩的心
生活中,有不少人在自己對一個人很好的時候,結果那個人去沒有任何回報,沒有任何表態,就會說他是“白眼狼”。父母從小就要讓孩子感受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的辛苦,而且也要讓孩子自己知道,父母對他好也不是理所當然的。
感恩的行為需要主動性,而這種主動性需要長期養成,才能讓自己時刻知道感恩。而且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有什么事,別人也愿意幫你。同時,自己對別人的幫助,也需要別人能感恩,那么自己先主動了,其實就是帶動了別人,從而讓整個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
4、會說話,行為舉止得體
高情商的孩子不是悶口不說話,也不是口無遮攔。孩子的禮貌行為,可以很好的拉近和親朋好友的距離。不懂禮貌的孩子,即使滿腹才華也不會全面的施展。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講禮貌、懂禮儀的孩子,不管是在學校里還是長大后步入社會,一個人的禮貌其實也代表著他的教養,相信沒有人會拒絕跟有教養的人做朋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自己要先做到禮貌待人,這樣孩子才會耳濡目染的跟著學,做一個有禮貌、受人歡迎的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