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三年級是孩子從低年級段逐漸向高年級段發展的階段,孩子的身心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變化。而孩子的學習態度也是會有所變化的,由被動的學習態度逐漸演變成主動學習,但是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還是需要家長去對孩子進行引導的,那么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對策有什么呢?
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
1、性格活潑開朗:相比較二年級的孩子,三年級的孩子會更加廣泛,可能因為興趣愛好結識一些朋友,可能因為學習愛好結識一些,而且聯系較為密切。
2、容易自負:這一時期的小孩子此時正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個性差別大,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
3、受到責罵不記仇:這時候的孩子好奇心很重,對于家里的東西都愿意碰一下,摸一摸,這時候可能家里人就會出面制止,順帶責罵幾句。但是這種責罵只是起到短暫性的,孩子不會往心里去,過一會還是照樣。
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的對策
1、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這個階段應該逐步引導他正確認識表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學習干勁,而不輕易為環境所左右。
家長應該主動承擔,讓孩子正確對待鼓勵的引導轉化工作的主要任務,因為家長與孩子有更多親密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我們應該多與孩子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讓他明白鼓勵與批評都是為了他的進步和成長的道理。
2、培養孩子的意志
小學三年級是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關鍵期。因此,意志品質培養成為這個階段心理發展輔導的重要容之一,孩子一旦具有較好的意志品質,就有利于幫助他們克服這個階段面臨的各種困難,而且可以能使隊員提高自己的注意控制水平,減少多動情況的發生。
3、協助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不要輕易改變孩子已有的行為,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站在他的角度上,從他的心理出發協助他解決問題,鼓勵孩子自己去思考探索問題所在。
同時家長可以適當讓孩子做些家務,在其中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他沒有辦法做到,能做到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讓他明白自己的實際能力多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