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做母親的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也要注意自己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我們不能只認為自己付出金錢就可以了,還多給予孩子多的陪伴和溝通。這樣我們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知道孩子的想法又有什么,那么母親陪伴孩子的最佳階段是什么時候呢?
母親陪伴孩子的最佳階段
1、三歲之前
這是孩子安全感建立關鍵期,別讓孩子成為“有父母的孤兒”。現在社會,生活壓力比較大,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不久,就不得不重返工作崗位。農村的工作機會少,母親們只好把年幼的孩子丟給老人照顧,自己去遙遠的城市打工,孩子一年也和媽媽相處不了幾天,也就成了“有父母的孤兒”。
所以在這個時期,母親最好還是陪伴孩子度過,讓孩子在小時候也能得到家長的愛。
2、孩子四歲以后
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所有的東西都想嘗試,但是他得危機意識幾乎為零,他需要別人的陪伴和指引,讓他自己學會分辯一些事情,或者認識一些好的壞的東西。而大人的主要責任就是幫助他,盡量的讓他不受到傷害,但是也不要什么都不讓他去做,若是把他的天性給抹殺了,不然孩子以后很難變得性格開朗。
3、受到挫折時
孩子在外面玩耍時,受到欺負或是被其他小朋友搶了玩具,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媽媽在身邊,所以如果母親們看到孩子哭著回家,這時候一定不要忙著指責孩子,盡量去安慰他,多擁抱他,讓他知道是在自己身邊的,我們有在陪伴著他。
同時,等到孩子情緒穩定后,孩子如果有做錯的地方,這時候媽媽可以耐心的在和孩子進行溝通。
4、敏感時期
當孩子漸漸大了,變得敏感、認生和害怕。他們看見陌生人會想躲在母親的懷里,換了新環境,就比如上幼兒園,也會發脾氣、哭鬧,這個時期爸爸媽媽都應該陪在身邊多給予安慰和心理的疏導,只有多多陪伴孩子,他才能慢慢適應,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5、孩子青春叛逆時期
青春期是孩子性格出現大反轉的時候,很多之前可能很聽話的孩子,這個時候變得叛逆,較勁,而且溝通的難度也會比較大,因為這個時期他們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主觀意識都是比較強的。
所以,這個時期要是老人帶的話,可能沒辦法管束孩子,而且孩子也有可能不聽老人的,所以這個時期建議母親能夠陪在孩子身邊,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包容。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