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性的寫不出來就哭,不知道該怎么去教育孩子,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從孩子的心理方面以及學習方面入手,那么孩子一不會做題就哭怎么回事呢?
孩子一不會做題就哭怎么回事
1、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孩子一不會做題就哭,可能是孩子慣用的一種解決事情的有效方法,這是家庭溺愛的原因。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遇到喜歡的東西,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一哭,就如愿了。
學習中,不愿意用腦筋去背默知識,不愿意做難題,哭了之后,就可以不做了。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能敏銳地捕捉到家人的做法,他發現有效,便成了他常用的方法。人說“孩子是家長一手培養的”,是有道理的。
2、孩子過于“爭強好勝”
孩子過于“爭強好勝”的性格,往往是家長爭強好勝思想的體現和延續。家長對于孩子的成績,要求過于嚴格,不允許孩子失敗,從小給孩子灌輸“爭第一”的重要性,使得孩子對成功看得過于重要,對失敗的容忍度太低,以致遇到難題,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失敗”這件事。
孩子一不會做題就哭怎么辦
1、找到原因,不能盲目操作
首先,我們必須找到問題的根源。你的孩子不喜歡做作業也不喜歡學習,那么其他孩子也不喜歡做作業也不想學習嗎?
如果其他孩子沒有這樣的問題,那么我們需要知道為什么我們的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不管我們自己有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我們必須了解問題的原因,不能盲目行動,不能盲目制定這一具體行動方案。只有當我們有了目標,我們才能知道如何去做。那么我們的效率會很高。
2、由易到難,步步為營
對于孩子一不會做題就哭,如果孩子做的題目有困難,不會做,不妨先讓孩子從簡單的作業做起,若從難題開始,一下子就卡殼了,連做容易的題目都不會有信心了。做容易的題目,可以幫助孩子先坐下來,慢慢地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另外,把容易的題目做完了,孩子也有信心,攻克最后的難關了。
3、要在平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幫助孩子建立時間管理能力。一般來說,孩子從放學到睡覺前的這段時間并不長,而要做的事情卻不少,寫作業、做運動、玩耍、吃飯、洗澡、睡覺等,一個接一個,如果時間管理得不好,作業又多,就會會雞飛狗跳。
此時,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一不要把時間排得太滿,二要分配好玩耍與寫作業的時間,三不要通過擠壓玩耍的時間用來學習。
4、要營造融洽的家庭氛圍
有些家庭生活成本高,工作壓力大,父母可能比較少與孩子溝通交流,或者用不合適的方式交流,造成家庭關系不融洽。在比較緊張的家庭關系中,父母對孩子的指導和教育很難進行。所以父母在指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孩子的抵觸心理,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就無法養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